健康養身★女大生簽署器捐 送給自己當成年禮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我決定簽署器捐,但曾一度放棄!」就讀中原大學企管系大三學生莊數鳳,去年由學校安排帶領行銷團隊為器官捐贈協會做推廣。她說,剛接觸器捐時,曾懷著一股熱血想上網簽署,但因第一次面對生死課題而作罷,經過數個月後,從害怕到認同,今年4月正式完成簽署。而另一名組員陳怡伶,在簽署器捐時,則毫無猶豫,認為回饋社會是件好事,也能更愛惜自己的身體。

莊數鳳說,去年參與學校開設的學習課程,帶領由企管系、商設系、電子系、財經系等8名組員,為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做一系列的行銷活動,包括文宣、海報、宣導短片、名信片等,幫助公益團體做推廣,也讓民眾更了解器捐。

「器官捐贈是一件好事,卻總有怕怕的感覺,」莊數鳳回想,剛接觸器捐時,曾經一度馬上回家點入器官捐贈協會官網,想瞞著家人進行線上簽署,卻被心裡的壓力震懾住,突然一個字也打不出來因此放棄,「原來付出行動並不如想像中簡單」,這也是她第一次接觸死亡的課題。

經過8個月,莊數鳳與協會、器捐家屬接觸,以及嘗試與家人溝通後,終於領悟到簽署器捐的真正意義,在今年4月二度簽署,也當作送給自己21歲的成年禮。

同樣參與行銷活動的陳怡伶,則是在剛接觸器捐時順利完成簽署。她說,當生命結束還能夠回饋社會是件好事,尤其在簽署後,更能深刻體悟到愛惜身體的道理,而從小家庭觀念開放,也是讓她能毫不猶豫進行器捐簽署的原因。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68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近年來,台灣醫療界的一大隱憂來自於護理人員缺乏,國內又以花東地區相對嚴重。為了能留住優秀的護理人才,門諾醫院特別於每年編列15個名額,每位10萬元的預算,希望能幫助花蓮子弟習得一技之長,並留鄉服務鄉民。甫進入寒假,就有兩位泰雅族的雙胞胎護理志工到院服務,不僅能學習到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40多歲的中年婦女,喜歡窩在床上玩手機遊戲,右手常會有麻痛感,日前嚴重時,甚至在半夜睡覺時都會被手麻醒,就醫檢查發現,除了罹患腕隧道症候群,而且頸椎長骨刺已壓迫神經,經過2個月復健治療,症狀才逐漸獲得改善。這位患者出現手麻症狀,原先在診所就醫,但治療1個多月病情未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餿水油、地溝油事件讓家庭主婦聞油色變,農曆新年即將來臨,該如何選好油來準備年菜,更是讓婆婆媽媽們傷透腦筋!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長陳皇光表示,油品攸關健康至鉅,尤其是劣質油品不但含有很多毒素、化學添加物與重金屬,還會使身體產生過多「自由基」,干擾細胞的正常狀態,導致動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愛喝飲料小心老得快!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每天喝含糖碳酸飲料,恐比同年齡的人老4歲。專家指出,含糖碳酸飲料的糖分、磷酸,以及添加物等,會加速人體老化,建議平時口渴時,喝白開水對身體健康最好。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2014年研究,針對20至65歲,共5300名成年人,進行含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