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大生簽署器捐 送給自己當成年禮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我決定簽署器捐,但曾一度放棄!」就讀中原大學企管系大三學生莊數鳳,去年由學校安排帶領行銷團隊為器官捐贈協會做推廣。她說,剛接觸器捐時,曾懷著一股熱血想上網簽署,但因第一次面對生死課題而作罷,經過數個月後,從害怕到認同,今年4月正式完成簽署。而另一名組員陳怡伶,在簽署器捐時,則毫無猶豫,認為回饋社會是件好事,也能更愛惜自己的身體。

莊數鳳說,去年參與學校開設的學習課程,帶領由企管系、商設系、電子系、財經系等8名組員,為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做一系列的行銷活動,包括文宣、海報、宣導短片、名信片等,幫助公益團體做推廣,也讓民眾更了解器捐。

「器官捐贈是一件好事,卻總有怕怕的感覺,」莊數鳳回想,剛接觸器捐時,曾經一度馬上回家點入器官捐贈協會官網,想瞞著家人進行線上簽署,卻被心裡的壓力震懾住,突然一個字也打不出來因此放棄,「原來付出行動並不如想像中簡單」,這也是她第一次接觸死亡的課題。

經過8個月,莊數鳳與協會、器捐家屬接觸,以及嘗試與家人溝通後,終於領悟到簽署器捐的真正意義,在今年4月二度簽署,也當作送給自己21歲的成年禮。

同樣參與行銷活動的陳怡伶,則是在剛接觸器捐時順利完成簽署。她說,當生命結束還能夠回饋社會是件好事,尤其在簽署後,更能深刻體悟到愛惜身體的道理,而從小家庭觀念開放,也是讓她能毫不猶豫進行器捐簽署的原因。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68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年最強的沙塵在3月21日晚間襲台。環保署預警,這波來自中國的沙塵暴將持續至3月23日,以今天(3月22日)的空汙最為嚴重,雲林以南將出現少見的「紅害」程度,連一向空氣品質最好的花東地區也將出現「橘警」等級空汙。 全台空氣品質惡化 敏感性族群應避免外出 環保署預測,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油脂是人體必需營養素之一,但是你知道它是如何從一顆種子變成油脂呢?為了讓民眾安心用油,食藥署針對國際間最普遍的做法,也就是食用油製程的「油脂抽取」與「油脂精製」兩大步驟,進一步解釋說明。油脂抽取 常見壓榨法與萃取法食藥署說明,一般食用植物油的抽取方法有「壓榨法」及「萃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魚油、魚肝油均是保健食品,但許多人搞不清楚兩者差異,以為大同小異。北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指出,兩者來源不同,保健作用也不一樣,在服用之前,建議諮詢營養師、藥師,再決定如何使用。 魚油從魚脂肪萃取而成 用於急重症患者降低發炎反應 蘇秀悅說,魚油主要是從魚的脂肪組織中萃取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