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性染愛滋連5年上升 篩檢意識不足? 單一性伴侶也不安全? 醫師:感染HIV更易發生子宮頸癌

女性染愛滋連5年上升 篩檢意識不足? 單一性伴侶也不安全? 醫師:感染HIV更易發生子宮頸癌

女性染愛滋連5年上升 篩檢意識不足? 單一性伴侶也不安全? 醫師:感染HIV更易發生子宮頸癌

女性感染連五年上升  篩檢意識不足恐是主因

台灣推動愛滋防治成效顯著,已連續3年出現確診個案下降現象,然而女性愛滋感染HIV卻仍每年以3%比例增長,截至110年9月一共累積2,152位女性,占總感染數的5.13%。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發佈最新調查發現,近8成女性個案在確診前從未做過HIV篩檢,顯示社會面對女性感染愛滋的防治意識,仍有待進一步提升。

目前國內愛滋及性病篩檢,主要以匿名篩檢為主,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健禹醫師表示,女性篩檢意識及陽性率都較低。臨床上,多數會主動匿名篩檢的族群有認知到風險性行為。大多女性因有單一固定伴侶,自覺並無曝露風險,且無身體不適症狀,容易因此認為自己沒必要接受愛滋篩檢。


女性染愛滋連5年上升 篩檢意識不足? 單一性伴侶也不安全? 醫師:感染HIV更易發生子宮頸癌

發病前後症狀不同  感染HIV女性更易發生子宮頸癌

鄭健禹醫師表示,女性感染愛滋的徵兆,可分為發病前以及發病後。年齡50歲以上確診的女性,多數有新發肺炎、腦膜炎,或因子宮頸癌而發現感染HIV,也有部份病人是不明原因發燒而意外驗出。醫師解釋,HIV及引起子宮頸癌的HPV病毒都是性傳染途徑,感染HIV的女性發生子宮頸癌的機率,比起未感染者更高。

鄭健禹醫師說明,未發病的女性感染者,多數可能沒有明顯症狀,而是在婚姻健康檢查、抽血檢查或是孕婦產檢才驗出有HIV感染。也有部份女性是男伴罹患性病才被告知最好接受相關篩檢,才發現已感染HIV或其他性傳染病。

大眾對女性患者冠上負面標籤  她穩定用藥仍被拒絕開刀

雖然社會風氣逐漸開放,但女性感染HIV仍易被貼上私生活混亂、不檢點等負面標籤,甚至被冠上性工作者的印象,承受龐大的偏見及誤解。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的調查顯示,高達4成的女性患者感到生活困擾,近2成為此須至身心科就醫,也有近3成因感染身份就醫被拒或遭到歧視。

鄭健禹醫師舉例,曾收治一名有長期服藥、體內病毒已測不到達到「U=U」的女性,因椎間盤問題至外科就診,年長醫師卻不願意為其手術,婉轉將之轉介給其他醫師。所幸後來年輕外科醫師收治該名病患,評估她長期服藥病情穩定,隨即為她進行手術治療。

鄭健禹醫師表示,雖然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已收治照護超過3,000名愛滋患者,而部份醫護人員對愛滋傳染及治療情況仍有認識不足,顯現推動整體社會對正確愛滋感染知識的公衛教育,仍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女性染愛滋連5年上升 篩檢意識不足? 單一性伴侶也不安全? 醫師:感染HIV更易發生子宮頸癌

U=U病毒測不到不具傳染力  女性患者也能懷孕生子

過去,女性感染愛滋被認為會誕下「愛滋寶寶」,調查顯示超過4成女性因此不願意懷孕生育。事實上,愛滋病預防及治療日新月異,只要穩定服藥至血中測不到病毒,達到「U=U」(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即使有性行為也不具感染力,感染者一樣可以懷孕生子。

鄭健禹醫師指出,現代治療愛滋的藥物已經非常進步,患者只要固定每天服藥,一般情況之下3-6個月,就可治療至測量不出病毒的效果,效果更好的藥物可能3個月即達到U=U。國外研究也發現,透過雞尾酒療法與愛滋藥物等介入,有感染與沒感染族群壽命差異僅約2年,顯示只要積極接受治療,患者能與正常人一般維持良好生活。

鄭健禹醫師提醒,愛滋病毒不會挑人、不會挑性向,女性感染者身上有許多負面標籤,加上大眾對愛滋感染的誤解,更容易造成患者的心理壓力,影響她們穩定服藥的可能性。呼籲民眾,應提高對愛滋病的正確認知,瞭解患者只要穩定治療達到U=U即不具傳染力,讓更多感染者願意面對陽性結果及後續的穩定就醫。




女性染愛滋連5年上升 篩檢意識不足? 單一性伴侶也不安全? 醫師:感染HIV更易發生子宮頸癌

▲鄭健禹醫師表示,女性應正視HIV問題,並及早進行篩檢;民眾也應提高對愛滋病的正確認知,只要患者只要穩定治療且達到U=U,相信更多感染者會願意面對陽性結果,並穩定就醫。


你可能有興趣

 

 

相關推薦

文.馮泉富 近期最占財經媒體版面的國際新聞,非英國脫歐後續效應莫屬。一般而言,國際重大利空事件皆會同步衝擊全球規模較大的主要市場,但這個經驗法則對「一國兩制」的中國不盡然適用。當然,投資人也可以解讀為利空不夠大。由於香港股市是個成熟自由的市場,資金進出自由,完全與國際接軌,所以任何重大國際事件皆有效...

閱讀詳情 »

文/尹海崴 第一次看到Mei時,崴崴實在看不出來,她已經快30歲,同時,還是一個6歲孩子的媽媽。Mei的臉小小的、身材非常弱不禁風。擁有小鳥胃她說,「我本來就一直瘦瘦的,一天頂多吃二餐,自從生完寶寶、專職在家帶孩子後,發現兩頰越來越凹,臉的線條逐漸垮下來。整個人看起來沒有精神,不說話就看起來很累很凶...

閱讀詳情 »

文/趙彥宇醫師 臉型是美麗關鍵,即使擁有明眸大眼、高挺美鼻外加白皙肌膚,但倘若額頭過太窄、過扁、弧度太斜,甚至有凹陷或突起,都會使五官失衡,讓臉型比例不對。許多額頭不夠完美的人常常只能以瀏海遮掩,髮型萬年不變、跟不上潮流……,想擁有飽滿額頭,卻又沒有時間或預算做永久性的整...

閱讀詳情 »

文/徐永康醫師 網拍賣家娃娃擁有姣好身材和完美五官,但微凸的顴骨及方方的下顎骨,卻讓她看起來有點兇又苛薄,和她溫柔的本性超不搭,她希望透過削骨手術解決困擾許久的問題,給她溫柔可人的鵝蛋臉…… 臉蛋之所以稱為「蛋」,就是像蛋一樣小巧可愛才迷人。但不是每張臉都能完美地像鵝蛋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