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性養生:從經期長短看健康

女性養生:從經期長短看健康

正常的月經應是什麼樣的?

1、月經期:陰道流血期間稱為月經期,多數人的月經期持續3-5天,但少至1-2天,多至7-8天也屬正常範圍。

2、月經血特點:月經血的特點是不凝固,呈暗紅色。月經血中除血液外,還含有子宮內膜脫落的碎片、子宮頸粘液及陰道上皮細胞等。

3、月經血量:正常月經期的月經血量為20-120毫升,多數為50毫升,以月經來潮的第二三天最多,以後逐漸減少。正常月經是女性內生殖器發育正常和功能健全的表現。

4、月經週期:從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稱為一個月經週期。絕大多數人在28-35天之間,但也有少數人短至20天或長達45天一個週期,在上述範圍內,只要月經有規律,均屬正常現象。

5、月經期表現:多數女性在月經期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乳房發脹、頭痛失眠、心慌、下腹脹痛和情緒不安等。

引起月經週期長、月經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錯綜複雜,有遺傳問題、內分泌問題、免疫問題,也有精神神經因素、腫瘤、創傷與藥物而導致的月經稀發,應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判明可能的病因,盡量針對病因治療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而且,月經不正常可能對生育有影響,所以如果有問題要盡快就醫。

  引起月經週期變長的因素有很多,可分為以下幾類:

1、垂體性異常:指腦垂體病變使促性腺激素分泌異常,有先天性因素也有後天形成病變,如垂體腫瘤等。

2、子宮性異常: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破壞也可引起月經稀發,甚至閉經。子宮內膜破壞包括炎性因素,如子宮內膜結核;還可發生於產後或人工流產後過度刮宮引起的子宮內膜基底層損傷或粘連等。

3、卵巢性異常:由於卵巢先天性發育不良或卵巢功能異常或繼發病變引起月經異常,如多囊卵巢綜合徵,臨床表現為月經稀發、不規則、多毛、肥胖等;卵巢功能性囊腫;卵巢腫瘤等因激素改變而影響月經。再就是嚴重的盆腔感染,也可使雙側卵巢組織受到破壞,從而影響月經,甚至可發生永久性閉經,其中以結核病變多見。

4、中樞神經-下丘腦異常:包括精神應激性,如環境改變、過度緊張、精神打擊等精神應激引起的反應;還有體重下降、神經性厭食、過度運動、藥物等引起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調節功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等民間團體,質疑政府推動的公共托嬰中心不足且設置補助成本高;對此,衛生福利部表示,目前對於0至2歲幼兒家庭的托育政策採取「津貼補助」及「托育服務」雙管齊下的並行方式,家長可依其需求選擇適合的托育方式。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陳素春指出,對於家庭將0至2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年後許多人正展開了減重大計畫,想要把春節期間所吃上身的肉都給減下來,而最近網路上正流行著「三日減肥餐」,許多人都有去嚐試了,就連營養師的好朋友也去體驗,在執行之後,確實是瘦了四公斤;不過,營養師提醒,這份三日減肥餐食譜不適合長期食用,否則基礎代謝率會下降,反而得不償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新竹市衛生局日前接獲醫院通報1肺結核個案,該局在接獲通報後,立即採取相關的防疫措施;衛生局強調,結核病人只是生病了,經由規則服藥滿2週,就不具傳染力,而只要完成療程後,即可以治癒。 新竹市衛生局是於3月3日接獲醫院通報1肺結核個案,隨即於3月4日辦理接觸者檢查說明會;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不論是已婚或未婚婦女,國人最常見的避孕方式就是使用保險套,其餘則依序為計算安全期、結紮或植入子宮內避孕器。然而,口服避孕藥的避孕效果可達99%以上,比避孕效果85%的保險套還來的有效,甚至是歐美地區最受歡迎的避孕措施!不過,婦產科醫師提醒,口服避孕藥並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