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如何挑選好魚油|全民愛健康 營養素篇16

如何挑選好魚油|全民愛健康 營養素篇16

許多人都會選擇吃魚油來保健身體,除了能抑制身體的發炎反應,保護心臟、血管系統,對於保護眼睛也有助益!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表示,吃魚油保護眼睛固然好,但更重要是要正確挑選好魚油,才有利身體的吸收與運用喔!

 

如何挑選好魚油|全民愛健康 營養素篇16

 

魚油是好油,吃好油能預防早期黃斑病變的發生,以及降低乾眼症發生的機率。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的EPA、DHA是魚油主要成分,其中DHA是讓細胞存活的重要營養物質,也是少數能夠通過血腦屏障 (BBB) 和血液視網膜屏障 (BRB) 的營養素,對於大腦、神經系統及視網膜,都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另外。補充EPA有助增加血管彈性、消除心血管系統的發炎狀況減少血栓的形成,因此對脈絡膜的健康也有益處。

 

然而,市售魚油種類眾多,該如何選擇品質良好的魚油呢?陳瑩山主任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魚油型式

市售魚油常見有兩種型式,其一為酯化式魚油 (EE-form) 先萃取出魚油後再經過酯化加工,分離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故可提高Omega-3的濃度。另一種型式則為三酸甘油酯型態(TG-form) ,此種穩定性佳、符合人體需要,經正常消化仍能保有約6至7成的吸收率。

 

2. Omega-3比例

Omega-3包含了EPA和DHA兩種成分,以天然比例來說,EPA : DHA為 1 : 5 為最佳比例。

 

3. 魚油雜質含量

魚油在精煉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雜質存留,但每1000mg魚油中到底存在多少Omega-3、多少雜質就需要仔細評估。陳瑩山主任提醒,魚油含量中雜質成分的高低,對於油的品質有很大的影響,因為雜質太高的話,雜質中所含的飽和脂肪酸就會抵消Omega-3對身體的效用,因此陳主任認為,魚油中的雜質含量少,代表魚油的品質較佳。

 

陳瑩山主任舉例,如果將兩款1000mg的魚油進行比較,一顆魚油的Omega-3含量為300mg,它的雜質含量是700mg,另外的魚油一顆1000mg,Omega-3含量為600mg,雜質含量400mg,看起來好像每天吃兩顆Omega-3含300mg的魚油,效果和吃一顆魚油Omega-3含量600mg相同;但陳主任認為,事實上,這兩者雖然Omega-3含量相同,但是相較之下,前者雜質含量較多會抵消掉Omega-3的效果,降低營養補充品的養分,等於中和掉吃營養素的好處,且雜質也可能增加身體的負擔,得不償失。

 

4. 魚油來源

為避免重金屬生物累積效應,陳瑩山主任提醒,若魚體在12公分以下的小魚所含的魚油品質較佳,但價格自然也相對較高。

 

然而,魚油每天應該吃多少才夠呢?陳瑩山主任表示,若以吃魚吃最多的愛斯基摩人來說,目前仍未發生吃太多魚導致中毒的事件。一般來說,建議成人每天從各類食材攝取600至1000mg的Omega-3;然而,若為額外補充Omega-3營養品時,建議採穩定攝取就好,每日以500mg為限,再搭配天然食材的攝取,即可達到身體保健的效果。

 

魚油攝取相關問題,建議諮詢「醫師、營養師、藥師」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 陳瑩山醫師

 

延伸閱讀:

【如何提升保護力?】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670

【認識Omega-3】 http://havemary.com/article.php?id=3678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如何挑選好魚油|全民愛健康 營養素篇16

相關推薦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頭痛欲烈之際,一直打嗝想吐,吐完感覺就好多了」,為什麼嘔吐能舒緩頭痛症狀呢?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頭痛主要是因為腦中微細動脈血管擴張而引發疼痛;然而,嘔吐時會造成全身血管緊縮,故能暫時緩解痛感,此外,充足睡眠也有助於增加血管加壓素的分泌,幫助血管緊縮,故有時好好睡上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保護牙齒,原本台北市每年皆由牙醫師到校提供國小一年級上、下學期學童牙齒塗氟防齲服務,今年受新冠肺炎影響,暫停到校塗氟服務,台北市衛生局今(2)日表示,疫情暫緩後,為不影響學童權益,調整為請家長帶學童於今年12月31日前持「台北市108學年度下學期國小一年級學童免費牙齒...

閱讀詳情 »

護腸4招 大腸癌不上身 健康好方法 大腸癌是由大腸內的息肉癌化造成,若能早期發現,是較容易治癒的。 癌症存活率從第0期約100%、第一期約90至95%、第2期85%第三期60%到了第4期下降到10%至20%。鄧集能醫師表示,如有大便習慣改變、血便、拉肚子、體重減輕,貧血、大便變細持續2至3禮拜就要...

閱讀詳情 »

針對俗稱武漢肺炎的COVID-19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召開臨時記者會,發言人莊人祥公布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例,案557至559,分別自印尼及美國入境。莊人祥表示,案557為印尼籍10多歲女性,因就學於今年10月29日入境台灣。個案10月7日曾出現嗅覺喪失症狀,未於當地就醫,10月29日入境時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