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家長注意!小一學童免費牙齒塗氟今年不到校 12/31前快自行到診所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保護牙齒,原本台北市每年皆由牙醫師到校提供國小一年級上、下學期學童牙齒塗氟防齲服務,今年受新冠肺炎影響,暫停到校塗氟服務,台北市衛生局今(2)日表示,疫情暫緩後,為不影響學童權益,調整為請家長帶學童於今年12月31日前持「台北市108學年度下學期國小一年級學童免費牙齒塗氟及口腔檢查紀錄表」至診所接受塗氟防齲服務。

齲齒是兒童最常見的健康問題,根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的各縣市學童齲齒盛行率資料,台北市從105學年的51.64%下降至107學年度45.18%,下降達6.46%,且優於全國的57.35%。

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表示,台北市齲齒率改善並低於全國,除了中央提供未滿6歲的兒童半年1次免費牙齒塗氟及國小學童在校使用含氟漱口水之外,台北市還加碼,提供幼兒園學齡前兒童整合式篩檢口腔檢查、小一學童進行到校塗氟防齲服務及國小學童第1大臼齒窩溝封填掛號費補助,以多元口腔照護服務強化兒童牙齒健康。

「乳牙蛀牙沒關係,換牙就好?」、「乳牙是暫時的、蛀掉沒關係,之後恆牙長出來再看牙醫就好」。台北市衛生局統計發現,許多家長不太在意乳牙有沒有蛀牙。

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科科長林夢蕙強調,乳牙其實與恆牙是一樣重要的,扮演著咀嚼食物、發音清晰及美觀、維持空間誘導恆牙順利萌發、促進顏面骨平衡發育等重要功能。乳牙如果過早齲齒或脫落,還會導致鄰牙傾斜以及空間喪失、齒列擁擠及咬合功能不良,影響兒童身心發育及健康。

而國內孩童常見齲齒原因為:嬰幼兒含奶嘴或奶瓶入睡,常喝含糖飲料,事後未進行適常潔牙。

台北市衛生局強調,多數兒童的第1大臼齒約在6歲時開始萌出,它不只是要使用一輩子的恆牙,也是最大的臼齒,負起大部份咀嚼食物的責任,同時決定上、下顎咬合關係,以及其他牙齒的排列。第1大臼齒表面上有許多微小的窩溝,即使平日仔細地刷牙,仍無法完全清潔,容易堆積牙菌斑造成齲齒,因此需配合窩溝封劑,封閉表面窩溝部分,將食物和牙菌斑封填阻擋在外,以預防齲齒發生。

北市牙齒塗氟防齲服務合約醫療院所名單可至台北市衛生局網站(https://health.gov.taipei/)/主題專區/婦幼優生/最新消息查詢或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分機1816洽詢。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腦中風徵兆不只昏迷倒地! 台灣6成人最常誤認、錯失的是「它」

為什麼會「凍甲」痛到無法走? 單一腳趾、多趾併發生活禍首大不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一名來台工作的外籍移工,在隔離檢疫期擅自踏出房門僅8秒慘遭衛生局重罰10萬,引起日本高度關注。日本媒體《NHK》在報導中指出,儘管台灣政府如此嚴格,但也沒有看到台灣媒體做出批判性言論。讀過此則報導的日本網友中,有人直呼日本的防疫作為應向台灣學習。一名菲律賓籍漁工日前住進高雄防疫旅館,卻偷溜到走廊上想...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北部天冷還有登革熱!疾管署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該名新北市新莊區昌平里30多歲女性,11月29日開始出現發燒、後眼窩痛、關節痛、嘔吐及腹瀉等症狀,且症狀持續,至12月2日期間,曾數度就醫,4日前往醫院就醫後被收治住院,登革熱NS1快篩陽性,經檢驗確...

閱讀詳情 »

圖說:郭孝齡醫師提醒患者只要遵守醫囑,不亂停藥,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記者孟倩玉報導) 家住三峽山區的60歲王奶奶最近常常容易感到疲倦、胃口不好,手指關節處出現輕微疼痛,連騎機車催油門都有困難。鄰居介紹到國術館推拿無效,後來到醫院檢查是退化性關節炎造成,但吃藥治療後病情都沒有改善。之後手部關...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天一到半夜就「變了一個人」,脾氣開始暴躁、情緒起伏大,甚至到最後還開始摔東西、出現暴力傾向,一名60多歲婦人的家人,過去2年來就天天面臨如此戲劇化的狀況,一開始以為是精神方面的疾病,但就醫吃藥卻不見好轉,且症狀總在半夜時分來襲,日前再度急診,這才發現竟是躲在胰臟的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