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如何玩桌遊又不傷眼睛 防盲會研發護眼遊戲

如何玩桌遊又不傷眼睛 防盲會研發護眼遊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期間,不能到遊樂園、不能參加大型活動,你和家裡的孩子,是否看電視、看電腦、玩手機的時間也變長了呢?無形中使得眼睛負擔越來越大。然而,依據國健署2017年統計,臺灣的小一學童已有20%患有近視,到了小六近視比例竟高達7成,這麼小就得到近視,長大之後成為高度近視的機率就更高,更容易導致其他嚴重眼疾產生,嚴重的還會失明。

11歲眼睛、頭痛就醫 就醫檢查視野已完全缺損

臺灣防盲基金會董事長蔡瑞芳醫師分享,曾經歷過一位11歲學童的慘痛案例。小妹妹因為眼睛及頭痛而就醫,檢查時發現兩眼眼壓竟飆漲到59mmHg,視野檢查幾乎完全缺損,緊急施行降壓手術後還是有雙眼失明的可能;很難想像這種讓人遺憾的事會發生在醫療資源相對豐富的台北都會區,而且還是一位小學生而已,是因為我們太缺乏保護眼睛的意識。

預防眼疾發生 需從小建立護眼知識

正如重視家庭議題、同時是臺灣防盲護眼大使的吳鳳發自內心疾呼,要從小開始預防眼疾並建立正確護眼知識,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擁有健康視力。為此,臺灣防盲花費六個月研發了一套適合國小學童、家長和老師,用輕鬆、有趣、無負擔的方式學習眼睛知識的「魔眼森林」桌遊,讓孩子在遊戲中玩出好視力。

知識型桌遊 藉由臨場感傳達護眼重要性

「魔眼森林」用說故事的方式、光明和黑暗的情節,讓孩童和家長可以在遊戲中學習到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白內障等眼睛疾病的症狀,在玩樂過程中就記住保護眼睛的方式,更不用說玩桌遊還可以讓大家遠離手機和電腦,真的很適合親子、師生一起來玩。

最特別的,遊戲中還加入惡魔眼鏡這個懲罰道具,讓玩家體驗了視網膜剝離的視覺狀況,同時傳達配戴眼鏡的不便,更提醒小朋友要好好照顧眼睛。這是跟其他桌遊最大的不同處,一種有趣、有臨場感的體驗式桌遊。

【延伸閱讀】

預防新冠肺炎,控糖超重要 醫師提血糖機3大要點

疫情下塑身新指標 醫美科技挽救「重」災戶

化「癬」為夷!長效生物製劑助他找回自信 防疫期用藥更穩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1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耳與腎臟關係密切。而我們常說肝有病,需補腎。所以,按摩雙耳,除了通經活絡,調理臟腑,還可以補腎養肝。老中醫教您如何按摩雙耳,為了健康經常試試吧! 1、提耳尖 用食指和拇指各捏住一個耳尖,然後往上提。牽耳輪用食指和拇指各捏住左右耳輪,向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市面上除了傳統香菸外,還出現電子煙,號稱就像抽一般香菸,除了有淡淡香味,更沒有擾人菸味,還聽說有抑制菸癮效果。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許多電子煙被檢測出含有尼古丁,重複使用會造成血壓上升、心跳加快。目前電子煙的安全性及品質都未被確認,且沒有足夠證據能證明,電子煙具有戒菸療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早發性失智症早期多會出現人格改變或行為異常等現象,但部分民眾和醫療人員都會誤以為是認知不足,造成診斷延誤,導致症狀出現的2至3年才能獲得確診;彰化基督教醫院記憶門診醫師張凱茗指出,早發性失智患者多發生在65歲以下,病程較快,但致病原因較多樣性。退化性失智症起初症狀較不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66歲陳先生,過去沒有高血壓及心臟病史,且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一個月前卻因車禍造成左腳掌骨骨折,就醫治療後並無大礙,但因腳裹上石膏,活動受限,因此患者只能每天窩在沙發看電視,但數天後,卻出現胸悶症狀,起初不以為意,但因症狀持續發作,才緊急急診治療,沒想到確診為急性肺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