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如何辨別中風?把握黃金救援時間就醫,這些症狀要注意...

如何辨別中風?把握黃金救援時間就醫,這些症狀要注意...

圖/TVBS提供

 

腦中風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就連專門治療中風的高雄長庚醫院中醫針傷科神經學組主治醫師邱顯學都無法逃離它的毒手。一般中風後就半身不遂,這位醫師因掌握黃金時間,在中風後恢復神速,2個禮拜以後就能返回工作崗位。

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邀請專家名人分享「微導管機械取栓術」。如果不幸真的中風了,取栓術與傳統的腦中風治療方法相比,不但延長了黃金搶救時間,術後能自理生活的病患人數提升2.5倍,不但減少中風後遺症,也增加病人存活率。

腦中風可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及「出血性腦中風」,主要是因腦部的血流受阻,導致無法供應腦部氧氣的需求。其中,「缺血性腦中風」是最常發生的中風類型,國人有80%腦中風屬於缺血性,主要是因血栓梗塞所造成。而年齡層不同,常見的中風原因也不一樣。以缺血性中風為例,年長者通常是因為動脈硬化或心率不整;年輕人則是動脈剝離及容易造成血栓的免疫疾病。腦中風通常來的又急又快,若不即時接受有效的醫治,將會導致中至重度殘障,因此營養師許瓊月表示:「當出現『臨』時手腳軟、『微』笑也困難、講話『不』清楚等症狀時,就要把握黃金時間盡快就醫!」

如何辨別中風?把握黃金救援時間就醫,這些症狀要注意...

圖/TVBS提供

 

邱顯學41歲那年腦中風發病時,首先出現右半邊身體知覺減弱的症狀,想要跨出右腳走路時發現,腳踩在地面上卻沒有反作用力的踏實感,只見自己的腳一直在晃動,也聽不太清楚秘書說什麼。當下意識到自己應該是中風的,邱顯學拿針往自己發麻的後腦勺正中線 (督脈)插下去,右手才稍微恢復氣力。檢查結果顯示左側放射冠接近胼胝體最後側處有急性小梗塞形成,才會造成此次中風。邱顯學估計從中風症狀開始,到替自己針刺督脈相隔約3分鐘,再到檢查完成,雖只過1小時,卻是這輩子最驚心動魄的一個小時。由於發現的早,再加上掌握黃金救援時刻,結合中西醫的治療,邱顯學中風2週後就能夠重返工作崗位,之後也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

過去治療腦中風是希望患者能於中風3小時內注射血栓溶解劑,才可以提高病人後續復原情形。但根據調查,3小時內趕到院接受治療者,只佔所有急性缺血性中風病人的5%,大部分人因延遲治療,腦部功能損傷導致嚴重後遺症,甚至死亡。現在則有一種「微導管機械取栓術」的新療法,是使用導管將取栓支架送至血栓處,並把支架的網撐開5分鐘,待血栓沾附上後再取出。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啟仁教授解釋:「過去用靜脈血栓溶解劑,黃金時間只有3小時,溶栓劑使用太多容易造成出血 ,用取栓器不會有大出血的情況出現,不但手術時間短,成功率更高達80%,也將黃金搶救時間延長為6小時。」

 要預防腦中風也要從飲食下手,除了要多攝取精氨酸、Omega-3及水溶性膳食纖維,平時要避免攝取過多的人工「代餐食物」,例如麵包、饅頭等高筋、發酵過的食物,長期使用會造成腸胃不適。不容易腐敗的食物,代表人體也不易吸收,容易造成負擔。牛奶如果跟其他飲料混一起,會增加胃消化的難度,也要盡量避免。

如何辨別中風?把握黃金救援時間就醫,這些症狀要注意...

圖/TVBS提供

 

要了解更多腦中風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7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諮詢專家 恩主公醫院 高銘鴻醫師小陳是個科技業職員,每天處於高壓環境下、上班常有精神不繼、情緒控制不佳、嘴破、頭頂上的髮量越來越稀疏、思考能力變差的情形,到醫院就診時,檢查並無產生疾病。在經驗豐富的醫師詢問診下,發現原來是小陳吃的東西出現不均衡所...

閱讀詳情 »

說到高顏值,大家想到的不外乎就是挺拔的鼻樑、深邃的雙眼、立體的下巴等等……不過2021網友票選的顏值「扣分項目」出乎意料,榮登冠軍寶座的竟然不是五官,而是頭髮!MyHair生髮植鬍診所分析,這是因為頭髮不只可以修飾臉型,同樣也是塑造整體形象的關鍵,因此建議有落髮困擾的民眾...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歲末年終,大掃除不能只掃看得到的地方,心靈的大掃除更重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王如強調,尤其近2年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面對變異病毒入侵的未知與不確定性,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壓力與情緒衝擊,不妨利用連假期間將過去一年來堆積的壓力垃圾徹底清掃,從新出...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參考來源/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疾病往往在我們不注意的時候悄悄來臨,近來主管機關致力推廣”戒菸”計劃。哈菸族不可輕忽,根據世界衛生組之2019年統計,慢性阻塞肺病是全球十大死因第三名,每年奪走300萬人生命。如何找到正確管道及方式,可以保持健康遠離疾病,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