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婦人不停發喘驚見「心腫大」占去一半腔胸 忽略這病奪命凶過罹癌

▲心臟衰竭有高住院率及高死亡率。(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年人虛弱、發喘,千萬別當小問題以對。門診就有一名60多歲老婦人,自覺活力不佳,且一動就幾乎喘不過氣來,就醫檢查竟已是心臟衰竭,且整個心臟擴大,足足有成人手掌般大小,占據胸腔一半空間,緊急打通血管加上藥物、節律器治療這才恢復良好。醫界就提出警訊,近年人口老化,心衰竭人數也節節高升。

俗稱「心臟無力」的心臟衰竭,根據統計顯示,在國內盛行率約3到5%,臨床經驗又以60歲以上老年人居多,因為心臟輸出的血液或氧氣不足,表現出諸多的「無力」症狀。

亞洲大學附設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心臟內科醫師黃國書表示,虛弱、頭暈、活動就喘、手腳冰冷、尿液減少,甚至口吐水水、白白的「泡沫痰」,皆是心臟衰竭的常見表現,也因為心臟荷負不了日常活動,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可能就會惡化住院,甚至要命。

心臟衰竭最可怕之處在於,其是所有心臟疾病的最終一步,一年內死亡率最高可達3成、五年內死亡率更逼近5成,比部分癌症還要致命,尤其,若是最嚴重的第4級患者,突然猝死的機率極高。

黃國書指出,從數字上來看,心臟衰竭患者的十年存活率僅有1到2成,全因為心臟衰竭只要每發作一次、功能就再惡化一步,沒有回頭路,保命的關鍵全在於避免危險因子上身,嚴控血壓,顧好糖尿病、急性冠心症、心房顫動等共病之外,藥物控制更是絕對不能少。

治療心臟衰竭的藥物,常用有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或血管張力素受器阻斷劑或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等。黃國書強調,受惠於藥物提供更全面的保護效果,心臟衰竭患者過去前腳剛出院、後腳馬上掛急診的現象已經有減少,但前提得要病人乖乖遵從醫囑,不因為沒有症狀就擅自停藥。

黃國書提醒,除了規律服藥及飲食管控鹽分、水分之外,目前正值流感季節,流感疫苗這一針同樣不能少,因為心衰竭患者最怕發燒、發炎感染時,誘發病情惡化。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1個月連送3次急診! 她喘悶、血壓飆破200病因全在腎

有機會角逐東京奧運 帛琉「奇蹟泳將」車禍免於截肢背後功臣是台灣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節不返鄉,阻止人流變病毒「南北交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再出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上午在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上表示,將針對端午節連假期間的大眾運輸系統購票率、觀光景點人流及飯店住房率全面進行監測。陳宗彥也曝光雙鐵最新訂票狀況,兩者總量...

閱讀詳情 »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1年6月7日 - 骨質疏鬆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早期無明顯臨床徵狀,但卻可引至嚴重的健康問題,估計全球每三秒就發生一宗骨質疏鬆脆弱性骨折。為進一步提升市民對骨骼問題的警覺性及破解骨科疾病迷思,香港大學李嘉...

閱讀詳情 »

撰稿 /資深媒體人 馬華 六月了,台灣除了日本送給我們的124萬AZ疫苗送到台灣外,美國答應的75萬劑疫苗仍是遙遙無期.去年蔡政府告訴我們國人,已下單買的疫苗呢?為何遲遲沒有送到台灣?   四月駐美代表蕭美琴信誓旦旦的保證美國疫苗五月底六月送到,現在已經六月了,我們還是沒有看到疫苗.美國大...

閱讀詳情 »

台灣疫情嚴峻,今新增211例本土確診案例,另有26例死亡。近期許多民眾仍對國產疫苗抱持疑慮,今天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在臉書直播採訪聯亞生技營運長彭文君,詢問國產疫苗的相關問題,彭文君強調,台灣自己有技術就應好好發展國產疫苗,更透露雖未解盲,但目前受試者都沒有出現太嚴重的不良反應,希望國人千萬別妄自菲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