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人誤食魚刺 竟誘發急性腹膜炎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黃姓婦人因不小心誤食魚刺,且插傷腸壁,竟誘發急性腹膜炎!緊急就醫後,醫師透過內視鏡夾出約3公分的魚刺後,順利恢復健康,逃過險些誘發敗血性休克的風險。

腸壁穿刺傷引起急性腹膜炎,症狀會出現腹痛、嘔吐、噁心等現象,嚴重甚至會出現血壓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應等;聖馬爾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羅清池指出,若未能及時接受治療,還恐因此死於敗血性休克,不得輕忽嚴重性。

醫師羅清池進一步說明,治療急性腹膜炎,通常會先採以剖腹手術,而這名患者求診時因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確診排除盲腸炎、膽結石等常見疾病,才緊急以胃鏡方式,快速夾出魚刺,順利免去接受傳統手術的風險。

平常吃飯時,民眾都應專心,且應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羅清池提醒,若發現異物卡在食道,應避免再吞食白飯等,並應盡快就醫檢查,才能避免增加穿孔與出血的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208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薄荷是西式料理中常見的食材,國內最新研究發現,薄荷還可抑制新冠肺炎病毒活性,專家建議,防疫警戒降級之後,民眾應盡可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加強空氣交換,並在陽台多多種植薄荷。 台大醫院上午舉辦「疫情微解封後的環境防疫與通風換氣」視訊線上記者會,副院長高嘉宏表示,疫情期間,...

閱讀詳情 »

2021.07.23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7月23日為止,已經有784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台灣2個多月全國3級警戒,雖然暫時即將降級鬆綁,但居家辦公或宅生活可能會是未來新常態,日本內科醫師池谷敏郎提醒,通勤走路可能是很多人每天唯一的運動,新冠疫情下行動管制降低了疫情,但長期居家生活與缺乏運動,卻增加了血糖控制難度,血管健康恐怕大受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月27日是世界抗頭頸癌日,根據統計,頭頸癌在台灣男性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已連續九年名列第四,近年來大約年增萬名患者[1]。臺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科部與腫瘤醫學部教授婁培人醫師表示,頭頸癌發生年齡層相比其他癌症較低,近年來因菸、酒、檳榔的年輕族群使用增加,以及人類乳突病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