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媽媽們一定要看!烹飪蔬菜方式不對 !小心!蔬菜會釋放出致癌物質!很多餐廳廚師就是因為這樣罹癌的......

媽媽們一定要看!烹飪蔬菜方式不對 !小心!蔬菜會釋放出致癌物質!很多餐廳廚師就是因為這樣罹癌的......

圖片來源

蔬菜為什麼會致癌
含有天門冬醯胺和還原糖的食物,經過120攝氏度以上高溫炒制,會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丙烯醯胺。
丙烯醯胺是工業化學物,高溫油炸、燒烤食物也會產生大量丙烯醯胺。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丙烯醯胺列為第二類致癌物。
此外,丙烯醯胺還會損害人體神經系統,攝入高劑量的丙烯醯胺會令人情緒低落,產生幻覺,甚至失去記憶。

天門冬醯胺是天然的氨基酸,在豆類、蔬菜中的含量較高。
不同蔬菜中天門冬醯胺含量不同,因此釋放出的丙烯醯胺會有差異。
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經過120攝氏度以上高溫烹製後很容易發生此反應,釋放出丙烯醯胺。

致癌之首:丙烯醯胺

炒菜時間越長、溫度越高,蔬菜釋放出的丙烯醯胺就越多,加入食用油炒和幹炒的檢測結果無異。西葫蘆(櫛瓜)高溫加熱後釋放出的丙烯醯胺最多,平均每公斤高達360微克,僅低於零食類的薯片(680微克)和炸薯條(390微克)。大蒜、洋蔥在高溫烹調後,平均每公斤分別釋放200微克、150微克丙烯醯胺,位列第二、第三名。

此外,空心菜(140微克)、燈籠椒(140微克)、茄子(77微克)、芥蘭(61微克)、絲瓜(60微克)、西芹(54微克)、芥菜(52微克)均進入前十名。相比之下,生菜、菠菜、莧菜在煎炒後,釋放出的丙烯醯胺較少,平均每公斤低於10微克。

專家提醒:炒糊的菜不要吃,其有害物質會明顯增加。
蔬菜不要烤著吃,烤後焦黃、變深、發黑的蔬菜,往往含致癌物。

哪種烹調方式最健康?

1 千萬不要等到油冒煙了再熗鍋。

這種做法除了使菜更易釋放丙烯醯胺,還會產生很多有毒物質,對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

2 用煎悶

也叫水煎,即先放油,待油溫合適後把菜放進去,等溫度升高,蔬菜有水滲出了,馬上蓋鍋蓋把菜悶起來。這時,蒸汽一下子就會起來,100攝氏度的蒸汽完全能把菜悶熟。只是需注意把握火候,最好用中火,因為火太小,蒸汽就起不來了。

健康的烹飪方式依次是:蒸、煮、炒、烤、炸,後面兩種最好杜絕,一定要炸的話,最好用黃油、椰子油或橄欖油,避免用其他菜油,因為它們最容易被氧化。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衛福部開放自體細胞治療並納入特管辦法,為讓更多人了解再生醫療發展,花蓮縣衛生局與花蓮慈濟醫院日前舉辦「再生醫療臨床相關法規東區研討會」,邀請相關機關以及醫療團體,分享再生醫療臨床相關法規與實驗室品質系統與稽核建置等議題。自體細胞治療 衛福部開放六項針對17種適應症因考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一位 62歲B肝帶原者林先生,去年9月體重一個月內莫名驟降7公斤,就醫後才發現已屆晚期肝癌。胎兒蛋白指數高達1,170,000 ng/ml,肝臟腫瘤長達12.9公分並有破裂跡象,無法手術切除,須使用藥物治療。這位林先生初期接受栓塞治療,卻發生肺炎副作用,才改用放射治療,...

閱讀詳情 »

更年期一定得承受失眠、盜汗之苦?1名48歲的女性近年來常出現心悸、臉部潮紅、燥熱及易流汗等症狀,尤其夜間更是明顯,睡眠品質也因此大受影響。而近來失眠狀況更是日益嚴重,常需依賴安眠藥才能入睡;且時常莫名憤怒、憂鬱、煩躁不安,看什麼都不順眼。 1名48歲的女性近年來常出現心悸、臉部潮紅、燥熱及易流汗等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43歲的楊先生,17年前因出現左小腿腫脹,經血液科診斷抗磷脂質症候群合併深部靜脈血栓,持續用藥治療。直到去年農曆年過後,突然爆瘦20多公斤且嚴重全身水腫,至北部地區各大醫學中心求醫,皆未有明確診斷,僅能以症狀治療緩解不適;於10月底出現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及盜汗,並且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