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媽媽手不是只有媽媽有 這些族群都要當心

媽媽手不是只有媽媽有 這些族群都要當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32歲林太太一個月前開始覺得右手腕靠近拇指基部有點隱隱作痛,依舊持續做家事,偶爾痛得稍腫,但近兩周疼痛非但沒有緩解,反而變本加厲,拿鍋碗稍微出力就疼痛異常,好幾次差點打翻碗盤,只好求助復健科門診。

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俗稱媽媽手

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姿璇指出,該案例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俗稱媽媽手,主因為控制拇指的伸拇短肌與外展姆長肌的肌腱發炎,造成肌腱滑行困難,引起手腕疼痛。若肌腱發炎腫脹,嚴重時滑行受到限制更容易造成沾黏。

長時間重複使用手腕者為高危險群

近年來職業婦女增加,長時間使用手腕工作的婦女(如會計、文書處理等),手腕疼痛比例高;另外生產後婦女,因抱小孩及做家事也容易引起手腕疼痛。陳姿璇醫師表示媽媽手發病原因,大多數與日常生活中手腕不正確用力或是過度用力有關,如洗衣服、扭毛巾等等。還有工作需長時間重複使用拇指腕力者,也容易產生媽媽手,例如:長時間打字握筆、單手端盤的服務生、常使用手機的拇指族,都是高危險群。

治療方法:藥物+物理治療

媽媽手症狀在手腕靠近拇指根部會突然疼痛或慢慢產生疼痛感,有時還會傳至拇指及前臂部分。平常就該適當作伸展及肌耐力運動。當疼痛感消失後,若未持續運動,很容易復發。陳姿璇醫師建議此時須配合復健治療,以期恢復正常功能。常見的物理治療有:(1)冰敷或熱敷、(2)電療、(3)超音波治療、(4) 運動治療,也可使用局部注射消炎藥物止痛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1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炎熱天氣,皮膚恐一不小心就出狀況,不但容易出疹子感到泛癢等症狀,也可能因曬傷出現刺痛感;郭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陳佳玲指出,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可能使因服用藥中,部分藥品產生的光敏感及光毒性,加速皮膚過敏反應。包括Fluoroquinolones抗生素、荷爾蒙藥品、心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名出生才八、九個月大的女嬰,因感染輪狀病毒,發燒、嘔吐厲害、食慾變差而送急診,住院後狀況卻未改善,並開始出現脫水、解水便,一天達十幾次,而且持續發燒,住院1周才痊癒,但體重卻因此輕了許多,嚇壞了爸爸媽媽。「嬰幼兒一旦感染輪狀病毒,即便痊癒短時間内也無法恢復食慾,而且很...

閱讀詳情 »

你是否也有過同樣的疑問,法國頂級美食中,鵝肝醬、生蠔、魚子醬盡是些高膽固醇的非健康食品,但爲什麼法國人不僅長期身型保持苗條,而且心血管疾病和心臟病的發病率反倒較低? 其實這些答案都藏在葡萄酒裡! 葡萄酒真有這麼神?! 十九世紀初期,法國研究者發現,盛產葡萄酒地區的人瑞較多且平均年齡也較高。到了十九...

閱讀詳情 »

您知道涼拌木耳﹑西式蘑菇湯﹑冬菇炆枝竹﹑杏汁雪耳糖水之間有什麼共通點呢?對!它們全部都含有「超級食物」名單上的新秀--菇菌。不知道大家對菇菌這種食材有多什麼了解,又對菇菌是否有著大大小小的迷思呢?就讓我為大家一一解答,再介紹食物安全Q嘜的代表「有機農作物」,讓大家品嚐既健康美食時,食得安心又放心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