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媽媽病!抱小孩罹網球肘 體外震波解疼痛

媽媽病!抱小孩罹網球肘 體外震波解疼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才30多歲的家庭主婦洪媽媽,左手肘提重物、抱小孩與長時間使用手機時有疼痛感覺已3個月。曾經接受過類固醇注射治療,剛開始有明顯改善,但是一個月後又復發了。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復健科葉典松主任醫師指出,洪媽媽在手肘外側有壓痛點,且手腕用力伸展時會引起手肘疼痛,是典型的肱骨外上髁炎,也就是「網球肘」。因為洪媽媽腸胃不好,不想吃消炎止痛藥,也沒有時間做一禮拜三次的復健,所以建議她接受一週一次的體外震波治療。洪媽媽在接受完第一次治療後,症狀就有明顯改善;四次治療後,疼痛幾乎完全消失,提重物、抱小孩也不會痛了。

震波促進軟組織的修復

葉典松主任表示,以往體外震波都是用來治療腎臟或輸尿管結石,利用震波能量聚焦於結石處,進而震碎結石,但是後來科學家發現,較低能量的震波所造成的微小傷害,反而能促進軟組織的修復。另外,震波治療也能提高疼痛的閾值,讓病人在治療後的第一時間,馬上得到疼痛緩解,因此震波治療開始大量應用在骨骼肌肉的痠痛上,甚至對骨折癒合不全的病人都有療效。

許多研究證實震波的明顯療效

在體外震波進行治療時,病人會感到相當痠痛,不過這樣的痠痛會慢慢降低,治療完後會有一種「鬆」的感覺。目前已經有非常多的研究證實震波對足底筋膜炎、鈣化性或非鈣化性肌腱炎、高爾夫球肘、網球肘等都有非常明顯療效。

震波治療通常每週只要一次

葉典松主任指出,震波治療通常每週治療一次,治療3~6次後大部份都可以痊癒,或是只剩下很輕微的不適感。對於長期飽受肌腱疼痛所苦,一直無法治癒的病人,震波治療是一個安全又有效的選擇。

治療前謹慎評估 以得到最好療效

震波治療雖然是相當安全的治療,但還是有一些狀況不適合使用,包括尚未密合的生長板、懷孕婦女、癌症患者、血栓部位、凝血功能有問題的病人等。除此之外,葉典松主任強調,正確的診斷也是相當的重要,如果沒有治療到正確的位置與深度,治療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因此,在治療前還是要謹慎評估,才能在最安全的狀況下得到最好的療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3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目前治療癌症的放射線及化學治療,除了殺死癌細胞,同時會破壞正常細胞,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台北癌症中心醫學物理督導長鄭秀成表示,過去癌症放射治療以光子治療為主,但粒子治療將成為未來趨勢,粒子射線治療可望大幅降低患者的副作用。鄭秀成表示,現代醫學治療癌症的放射線治療,大多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研究統計,新生兒先天性聽損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四,但若能在3個月大前診斷、6個月大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並接受聽語療育,將來可以達到接近正常的語言和身心發展。國健署補助出生未滿3個月之新生兒聽力篩檢已滿2年,總計已篩檢36萬383人,並發現1026位聽損兒,為這些寶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日益升高,並有年輕化趨勢,主要是現代人生活步調緊張,飲食西化所引起。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研究團隊,特別針對「社會經濟地位與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的關係」做調查,研究結果發現,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急性心肌梗塞病患,會有較高的短期死亡風險。其中,弱勢的女性風險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視力模糊產生幻覺?小心是黃斑部病變惹禍!一名66歲的張先生,某天開車時發現路邊牆壁竟出現變形,原本以為是自己產生幻覺,就醫後才發現,右眼出現黃斑部病變。眼科醫生指出,黃斑部病變好發於50歲以上,嚴重將致失明,老年人更需特別留意,避免誤以為眼睛自然老化,產生視力模糊,延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