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媽媽病!抱小孩罹網球肘 體外震波解疼痛

媽媽病!抱小孩罹網球肘 體外震波解疼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才30多歲的家庭主婦洪媽媽,左手肘提重物、抱小孩與長時間使用手機時有疼痛感覺已3個月。曾經接受過類固醇注射治療,剛開始有明顯改善,但是一個月後又復發了。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復健科葉典松主任醫師指出,洪媽媽在手肘外側有壓痛點,且手腕用力伸展時會引起手肘疼痛,是典型的肱骨外上髁炎,也就是「網球肘」。因為洪媽媽腸胃不好,不想吃消炎止痛藥,也沒有時間做一禮拜三次的復健,所以建議她接受一週一次的體外震波治療。洪媽媽在接受完第一次治療後,症狀就有明顯改善;四次治療後,疼痛幾乎完全消失,提重物、抱小孩也不會痛了。

震波促進軟組織的修復

葉典松主任表示,以往體外震波都是用來治療腎臟或輸尿管結石,利用震波能量聚焦於結石處,進而震碎結石,但是後來科學家發現,較低能量的震波所造成的微小傷害,反而能促進軟組織的修復。另外,震波治療也能提高疼痛的閾值,讓病人在治療後的第一時間,馬上得到疼痛緩解,因此震波治療開始大量應用在骨骼肌肉的痠痛上,甚至對骨折癒合不全的病人都有療效。

許多研究證實震波的明顯療效

在體外震波進行治療時,病人會感到相當痠痛,不過這樣的痠痛會慢慢降低,治療完後會有一種「鬆」的感覺。目前已經有非常多的研究證實震波對足底筋膜炎、鈣化性或非鈣化性肌腱炎、高爾夫球肘、網球肘等都有非常明顯療效。

震波治療通常每週只要一次

葉典松主任指出,震波治療通常每週治療一次,治療3~6次後大部份都可以痊癒,或是只剩下很輕微的不適感。對於長期飽受肌腱疼痛所苦,一直無法治癒的病人,震波治療是一個安全又有效的選擇。

治療前謹慎評估 以得到最好療效

震波治療雖然是相當安全的治療,但還是有一些狀況不適合使用,包括尚未密合的生長板、懷孕婦女、癌症患者、血栓部位、凝血功能有問題的病人等。除此之外,葉典松主任強調,正確的診斷也是相當的重要,如果沒有治療到正確的位置與深度,治療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因此,在治療前還是要謹慎評估,才能在最安全的狀況下得到最好的療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3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外傳輝瑞BNT疫苗,明日凌晨將再有1批抵台,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未直接證實,重申如果確定會再對外說明,如果到貨,第10期疫苗預約將會從第9類40歲往下開打;另外,目前暫無增加校園集體接種不良事件通報。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當有輝瑞BNT疫苗確定要到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冠境外移入增加9例,其中2例曾經打1劑牛津AZ疫苗;同時,指揮中心宣布,秘魯、孟加拉、巴西疫情已過高峰,2個月未有境外移入檢出變異株,恢復第3級流行地區入境檢疫。 ▲9月23日新確診個案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網紅四叉貓(劉宇席)自費檢驗疫苗抗體,引起是否合法恐怕罰款醫事單位爭議,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正式定調,經專家討論會議後,決定採取開放方針,民眾可以至核可醫事單位,自費檢驗新冠血清抗體。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民眾如有血清抗體檢驗需求,可以至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