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胯下出現圓形紅斑 恐黴菌感染導致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天氣逐漸潮濕悶熱,導致門診中因黴菌感染的體癬、股癬或足癬等患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洪志明指出,包括運動量大、流汗多或免疫力較低等,都為罹病的高危險族群,此病菌為一種皮癬菌的表淺性皮膚黴菌,通常依照不同的感染部位而有不同的命名。

臨床上,就曾有患者的背上、胯下等部位出現犯癢的圓形紅斑,一開始僅買藥膏自行塗抹,卻使症狀持續加劇,因而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原來是體癬和股癬惹禍;洪志明說,股癬的徵兆會出現多塊的環狀紅色或褐色斑塊,因多發生於較隱私部位,導致許多患者諱疾忌醫,促使病情惡化。

治療上,透過外用的抗黴菌藥膏塗抹,一天2次,並連續塗抹2至3週,大部分患者都能痊癒;洪志明說,治療股癬或體癬並不困難,除非患者因免疫力較低,好發廣泛性侵犯的體癬,這時才必須服用口服抗黴菌製劑等加以治療。

早期黴菌治療較為容易,但復發率相對較高,因此平時就應加強預防保健;洪志明提醒,除了避免長時間待在悶熱、通風不良等環境,也應選擇較寬鬆的衣物,並保持身體乾爽,若出現相關症狀時,則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才能避免使症狀持續惡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77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最新COVID-19(武漢肺炎)狀態,今(16)日台灣新增8例境外移入患者,大部分都有歐洲與北非旅遊史,指揮中心立即將東歐、中東、中亞、北非共42國都提升至旅遊疫情第3級警告,明(17)日開始,任何出境至第3級地區再回台,不得領取防疫補償金,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胃腸道中有許多產氣桿菌,這些產氣桿菌消化了葡萄糖、乳糖或食物的殘渣後,即會產生許多氣體。大多數胃腸道內的氣體會往下藉由「放屁」從肛門排出,但部分胃內的氣體則可能會往上從嘴巴排放出來,就是所謂的「嗝氣」或「打嗝」。   一般人可能認為打嗝是小毛病,不必太在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COVID-19(武漢肺炎)一口氣新增八例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6日公布國內新增境外移入病例(案60至67)。案60為中部20多歲女性,2月9日至3月11日獨自赴義大利、希臘、德國旅遊,12日入境,14日出現發燒、畏寒及倦怠就醫,經通報檢驗,於今日確診。 案60及6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繼戈貝爾、米契爾等兩名爵士球員,活塞中鋒伍德也也確診感染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成為第3名染病的NBA球員,許多人質疑,籃球選手天天運動,身體好得很,免疫力應該也優於一般人,怎麼還會染病?   「過度運動,反而降低免疫力。」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