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嬤心臟掉到肚子裡!原來是腹主動脈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嬤心臟掉到肚子裡!原來是腹主動脈瘤

一名83歲的阿嬤從20年前就一直覺得「心臟掉到肚子」,腹部總是感覺得到心跳,但因無任何不適症狀,就沒有就醫檢查,直到最近常頭暈才求診,並確診是腹主動脈瘤,透過主動脈套膜支架放置手術,阿嬤3天就出院,恢復正常作息。 

跟著心臟噗通跳 誤認心臟掉到肚子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外科主任翁啟峰表示,阿嬤的腹主動脈瘤非常巨大,約6x 6x 7公分,一般大於5公分以上的腹主動脈瘤需手術處理,否則恐有破裂致死的危機。心臟團隊為阿嬤進行手術時,運用舒眠麻醉避免氣管插管帶來的不舒服,且僅以兩處0.5公分的微創傷口,取代傳統需要開腹、大傷口造成病患不舒服的手術。

翁啟峰醫師指出,當主動脈進入腹腔後則稱為腹主動脈,當血管逐漸老化退化或有感染、發炎、結締組織疾病,造成血管壁變形膨大,便形成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隔著肚皮,跟著心臟一起跳動,才讓阿嬤感覺「心臟掉到肚子」。

年紀大於65歲、有吸菸或有高血壓高血脂、感染及發炎,或是有家族史者屬於高危險族群者,較易得到此種疾病。大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倘若發現腹部不適、食欲不振、腹痛、背痛或腰痛就要儘速就醫。

傳統需開腹傷口大 支架術傷口僅0.5公分
翁啟峰醫師表示,傳統腹主動脈瘤的手術需在腹部劃上約30公分的傷口,才能將主動脈膨大處切除後置換一段新的人工血管,患者必須面臨手術傷口大及開腹後常衍生的腸胃道沾黏及傷口癒合等問題。

腹主動脈支架置放術則從兩側鼠蹊部約0.5公分的傷口,將外嵌有金屬支架的人工血管由股動脈,直接放置腹主動脈及兩側腸骨動脈固定,心臟送到腹部的血流便局限在人工血管內,避免持續衝擊已膨大且變薄的血管內壁,造成日後破裂的風險,整個手術過程不僅傷口小,風險低術後恢復快。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 得了肩周炎很痛苦,胳膊擡不起,和別人打個招呼都費勁,壹般都是靠甩胳膊、拉單杠、吊樹等來鍛煉,以減輕疼痛。下面介紹網友:(怡燃 )提供的偏方,希望有此疾者治之,無此疾者告之!偏方如下:買瓶陳醋、若幹醫用紗布或兩個口罩。用法:備好紗布4層(規格:5CM*5CM約口罩大小),放入壹個幹凈的小盆...

閱讀詳情 »

這是一位住在倫敦的人的親身經歷,他某次開會的時候,突然胸口劇痛,後來被醫院驗出來,他的三條心血管已經被嚴重堵塞,需要做搭橋手術。因為手術的時間是一個月以後,等待手術的期間,他去看一位回教國家古法治療師。 圖片來源  這位治療師給他一個食療法,他照做吃了一個月。一個月後他去同一家醫院做檢查,...

閱讀詳情 »

第29屆吳舜文新聞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TVBS新聞台「台灣醫療 紅色警戒」專題,榮獲新聞專題報導獎。TVBS新聞團隊林上筠、王心喬、張鎮安、張肇華從三個面向:醫病關係、健保制度、醫護過勞,探討台灣醫療與健保的結構困境。評審稱讚此系列專題:「展現卓越之規劃與應變能力,數據與個資引用深入,揭露對台灣現在...

閱讀詳情 »

「野獸派歌王」楊培安今(3日)出席新專輯記者會,他感謝華納唱片和經紀公司「星光娛樂」放手讓他自主製作,在自由的創作狀態下,楊培安完成了這張貼近自我、呈現真實人生的專輯,一向在台上散發熱力,帶給粉絲正面能量的楊培安,出道10年,卻罹患憂鬱症長達7年,且歷經父親、爺爺相繼辭世,嘗盡人生變故的他,嘔心瀝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