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嬰兒沙門氏菌腸炎流行 阻斷感染途徑!醫:烹煮生肉蔬果後要洗手

嬰兒沙門氏菌腸炎流行 阻斷感染途徑!醫:烹煮生肉蔬果後要洗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嬰兒沙門氏菌腸炎流行,烹煮生肉蔬果後要洗手!林口長庚醫院近期收治3名1歲以下的嬰兒因嚴重沙門氏菌腸炎而住院的個案,其中年紀最小僅出生10天,並產生壞死性腸炎、腸穿孔、腹膜炎以及敗血症等併發症,性命垂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新生兒科李建忠醫師提醒家長,砧板生熟食分離,且餵食時應徹底清潔雙手,若嬰幼兒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

沙門氏菌感染流行季 6-72小時常見發燒、噁心等症狀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邱政洵副院長表示,沙門氏菌腸炎好發於夏天,每年7月到10月是沙門氏菌感染盛行的季節,通常是因為生食或吃了未煮熟受污染的食物製品或水所引起,大都以急性腸胃發炎表現。5歲以下幼兒是好發族群,尤其是1歲以下嬰幼兒最常見。

一般病患在感染後約6-72小時會有發燒、噁心、嘔吐、頭痛、腹部絞痛和腹瀉等症狀,有時糞便會帶有黏液和血絲便等,常常嚇壞不少患者和家屬。所幸一般健康的成人和年齡較大兒童發生沙門氏菌腸炎大多會自行痊癒,症狀也僅持續10天或更短的時間。

然而若是嬰幼兒、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此菌,則可能產生非常嚴重的併發症,如敗血症、肺炎、骨髓炎、腦膜炎或是腸穿孔等等,未及時救治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沙門氏菌感染途徑? 常在生肉食品上驗出

邱政洵副院長指出,雞、鴨等家禽是沙門氏菌的主要宿主之一,因此不僅會污染蛋殼,也可能侵犯到蛋本身,所以吃生蛋或半熟蛋,就有可能遭受感染。長庚醫院研究團隊歷經三年多的追蹤並運用精密的基因體比對研究方法,針對近年來台灣沙門氏菌感染疫情作深入的探討,發現沙門氏菌更常在豬肉雞肉等未經烹煮的肉品上驗出,再由這些肉品直接或間接造成一般人的感染。

不過嬰幼兒主要的營養來源是母乳或配方奶,為何也會有沙門氏菌感染呢?長庚研究團隊藉由病童家長的問卷調查,推估可能的原因是家長處理肉品之後沒有徹底清潔雙手,或是處理肉類和水果蔬菜類的砧板和刀具沒有分開使用,造成其他食材和廚房環境污染,因此用了帶菌的手或者在帶菌的環境下調製配方奶,或是準備副食品給幼童吃,就有可能沾上沙門氏菌,導致嬰幼兒得到沙門氏菌感染。

預防沙門氏菌的關鍵 生熟分離,加強洗手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新生兒科李建忠醫師及兒童感染科蔡安黎醫師提醒家長,為了預防幼兒得到沙門氏菌感染,有以下幾點建議:

1.加強洗手,尤其是烹調食物與用餐前,包含餵食嬰幼兒前,務必洗手。

2.購買肉品回家應立即處理,並以適度溫度保存。

3.砧板刀具應區分生熟食外,也要區分肉品與蔬果類專用。

4.雞蛋、肉品應徹底煮熟後再食用,避免使用未消毒或未煮過的水源如井水或礦泉水等。

5.嬰幼兒若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

【延伸閱讀】

ROSA勵羅莎手術機器人 癲癇手術精準定位新選擇

心肌梗塞年經化! 38歲壯男胸悶發病經搶救幸運重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7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輕微的靜脈血栓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如穿彈力襪、抬高雙下肢並按摩,減少站立時間,減少體力勞動等方法減緩其發展,但要加強觀察其變化。但如果靜脈血管呈現盤旋或者團塊狀態時,是屬於比較嚴重的情況,需要及時干預治療。教師、櫃台小姐、護士、搬運工、肥胖人群甚至是久坐不動的白領一族都是下肢靜脈曲張的高危人群。你有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弱視主要是指在完全矯正下,孩子卻不到同年齡幼童的標準,通常5歲幼童視力最少0.7,小學一年級視力則可達1.0;若矯正過後,孩子仍未達0.8,就可判定為弱視,應把握7歲前的黃金治療期盡快治療。包括度數太高的近視、遠視或是散光、擋住視軸的白內障等,都可能是造成弱視的原因;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為了讓民眾養成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習慣,台南玉井區衛生所於29號上午七點開始到九點半,特別在玉井國小舉辦免費行動醫院及全民健檢活動,可望能幫助民眾健康把關。包括設籍台南市且年滿40至64歲、三年未參加醫療院所成人健康檢查者,以及65歲以上,今年尚未參加健康檢查者都可一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長期飲食以及生活習慣差,很容易就埋下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病症狀,甚至可能誘發癌症;大千綜合醫院執行長陳進堂指出,預防勝於治療,除了飲食等生活習慣改變外,也應定期接受檢查,才能降低罹癌風險。為了響應健康檢查以及四癌篩檢,苗栗市社區舉辦整篩活動,包括苗栗縣長徐耀昌都親自出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