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嬰幼兒上吐下瀉 恐諾羅和輪狀病毒所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寒冷的氣候,民眾會發現家中5歲以下的兒童,可能經常發生上吐下瀉的症狀;小兒科醫師指出,發生上吐下瀉症狀,大多是輪狀病毒引起的腸胃炎,也有可能是諾羅病毒所引起的嘔吐及腹瀉,腸胃炎佔了所有小兒腸胃炎的5–10%與腹瀉住院兒童的10–50%,雖然兩者狀況有些不同,民眾平時勤洗手就可做到最好的預防。

花蓮醫院小兒科陳富玫醫師表示,輪狀病毒是兒童急性腸胃炎最重要的原因,3月大至2歲的嬰幼兒感染最嚴重,在發病初期會出現如感冒症狀,發燒、嘔吐、咳嗽、流鼻水等症狀,1–2天後病毒會造成腸黏膜發炎、絨毛萎縮,可能會出現水瀉,通常不帶血絲、黏液,病童很容易因脫水,電解質失衡而使病情惡化;因此,給予病童口服適當的電解質液作為水份補充,可在短期間達到水份及電解質平衡的目的。

傳統上治療腹瀉,常會讓腸胃休息而禁止飲食,然而研究指出,持久禁食或僅攝取營養不足的飲食會使絨毛修復延緩,導致慢性腹瀉及營養不良;陳富玫醫師指出,目前已有口服輪狀病毒疫苗,預防勝於治療,嬰幼兒接受疫苗接種,可提供孩子們多一層的保護。

陳富玫醫師指出,諾羅病毒屬於腸胃型病毒,主要經由糞口傳染,且傳染力非常強,只要家中有一個人感染,全家人很可能同時感染,常導致嘔吐、腹瀉,其中又以嘔吐症狀居多、另有輕微腹瀉,而諾羅病毒引起的嘔吐及腹瀉很容易造成脫水,尤以幼兒、老人較嚴重。若發現幼童哭時沒有眼淚,且尿量減少、嘴唇乾裂、眼眶凹陷、活動力降低、發燒,就要懷疑可能已經脫水,請盡速送醫,否則很可能會引發休克,目前諾羅病毒尚未有疫苗可以預防,防範的最好方法是勤洗手,讓自身保持乾淨也能遠離病毒的威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7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符合人性的控糖方法,讓你吃得好又吃得巧!在台灣,每3分鐘就有1人新確診糖尿病,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台灣糖尿病正在面臨「高齡化、共病多」和「年輕患者病齡長期化」的趨勢。為預防這類患者共病問題,針對糖尿病照護趨勢,家庭醫學科陳宏麟醫師表示,「腸秘素」有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位四十多歲的男性,從未到醫院做過B型肝炎篩檢,直到發現小便莫名很黃,並在一次猛爆性肝炎就醫後才知道自己是B肝帶原者。當時他的黃疸指標高達20 mg/dL (正常上限不超過2 mg/dL),幾乎要換肝的程度,再拖下去很可能有喪命的風險。好在醫師趕緊給予患者B肝全口服抗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全神貫注在遊戲,對於聲音震撼習以為常,完全沒意識到會傷害聽力。」電競選手出身、遊戲公司Garena台灣創始者之一的林辰,20歲時都在煙霧瀰漫的網咖出沒,因環境嘈雜,為了更清楚與隊友交流,就必須戴上耳機來隔絕外界聲音。直到後來開會時開始聽不清楚別人講什麼,持續快一年才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亞洲權威人力資源刊物《HR Asia》雜誌今(2020)年度「台灣最佳企業雇主」評選結果出爐。全台162家企業參與評鑑,僅45家通過,通過率不到三成。成立不到八年的艾伯維藥品連續三年獲得肯定。獲獎企業擁有世界級工作環境、文化和制度,專注發展員工職能、建立工作與生活平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