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 嚴重經痛擾生活

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 嚴重經痛擾生活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對不少復發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而言,是最貼切的寫照,即便曾經開刀治療過,一旦復發,病症的折磨便再度纏身。有位25歲的女研究生方茹(化名),三年前因嚴重經痛就醫,經檢查後發現兩側卵巢各有6及12公分的巧克力囊腫,因而接受手術治療,並搭配術後六個月的停經針劑藥物治療。半年前,方茹又出現嚴重經痛,原以為只是熬夜趕論文、作息不正常導致,直到驚覺止痛藥怎麼吃都無效,緊急回診檢查後,發現右側卵巢又長出2公分的囊腫,才知道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又復發了。

術後未搭配長期藥物控制 五年內復發率高達50%

台大醫院婦科副教授陳啓豪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主要成因為經血逆流,經血經輸卵管逆流入骨盆腔,附著在子宮腔以外卵巢、輸卵管或骨盆腔腹膜等部位,會引起經痛、性交痛及骨盆腔疼痛等症狀。雖然透過手術治療可清除異位的子宮內膜組織,緩解患者的疼痛,但五年內的復發率高達50%以上,若術後盡早懷孕或搭配長期的藥物治療,就有可能降低復發的風險。

避免手術傷害卵巢 新型口服黃體素大幅降低復發率

陳啓豪醫師說,像方茹這樣接受過手術治療的復發患者,藉由抽血、超音波等檢查診斷後,若是較年輕且往後有生育考量者,在囊腫尚不用切除的狀況下,首要治療目標則為避免再次手術,保留卵巢及未來生育功能。因此會建議患者接受長期的藥物治療,減緩復發帶來的疼痛不適,同時抑制子宮內膜異位生長。

在長期治療的藥物選擇上,目前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黃體素,和過去常用的雄性素或停經針劑藥物相比,除了能減緩子宮內膜異位症帶來的疼痛,更因為較無雄性化、更年期症狀等副作用,不僅患者用藥意願大幅提升,也讓五年復發率降低至4%,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年輕女性應提高警覺 主動就醫檢查及早發現與治療

陳啓豪醫師提醒,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於年輕女性,年齡小於30歲的患者高達64%,若經痛時間拉長或變嚴重者,就應提高警覺,並主動前往婦產科就診檢查,以利及早發現與治療。曾接受過手術治療的患者,除了必須定期回診追蹤之外,也應選擇適合長期使用、副作用較低的藥物搭配控制,以延續手術的治療效果。對於未來仍有生育需求者的患者,更應該持續服藥,避免因復發而陷入再次手術與保留卵巢功能的兩難,迎向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4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1.額頭長痘 原因:壓力大,脾氣差,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環有問題 改善:早睡早起,多喝水2.雙眉間長痘: 原因:胸悶,心律不整,心悸 改善:不要做太過激烈的運動,避免煙、酒、辛辣食品3.鼻頭長痘: 原因:胃火過盛,消化系統異常 改善:少吃冰冷食物4.鼻翼長痘: 原因:與卵巢機能或生殖系統有關 改善:不要...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網路 1.茄子:「霜打茄子」是好藥 中藥許多方劑及民間驗方中,時常使用「秋後老茄子」、「霜打茄子」。越來越多證據表明,茄子具有抗癌功能。曾有試驗從茄子中提取的一種無毒物質,用於治療胃癌、子宮頸癌等收到良效。另外,茄子中含有龍葵鹼、葫蘆素、水蘇鹼、膽鹼、紫蘇甙、茄色甙等多種生物...

閱讀詳情 »

導語:「長的醜還擋路」的話題曾引起微博網民熱議,然而人們卻看錯了有些「醜」其實是健康的表現。來看看有哪些被錯看的「醜」! 屁股大心腦血管好 臀部以往上翹為美,不翹而橫大為醜,但這恰恰說明了醜的臀部的人體內「壞膽固醇」水平更低,「好膽固醇」水平更高,因而心腦血管硬化的機率較小。臀部脂肪可以中和有害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