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肌瘤何時該手術 六大關鍵千萬別輕忽

子宮肌瘤何時該手術 六大關鍵千萬別輕忽

子宮肌瘤是子宮最常見的腫瘤,估計35歲以上的婦女,至少五分之一長有或大或小的肌瘤,40歲以上的婦女,五分之二以上的人有子宮肌瘤,其中不少人根本沒有症狀。中醫師周宗翰分享,在門診中評估需不需要開刀或轉診西醫做更進一步的檢查,主要關鍵是看症狀而定,而不是肌瘤的大小。其中最先要幫患者排除的就是是否有子宮惡性體瘤的可能發生。

惡性的機率為千分之二、三之間,這些惡性體癌包括惡性子宮平滑肌肉癌(LMS)、子宮內膜間質肉癌(ESS)、惡性彌勒氏管混合肉癌(MMMT),即使手術切除,加上放療、化療,預後也大多不太好,死亡率常常超過一半以上。不過雖然惡性瘤的機會非常低,但仍會遇到一兩個患者有這樣的狀況,這時開刀絕對是第一個考量。由於子宮體肉瘤生長快速,很早就會藉由淋巴和血液轉移到他處如肺部或遠處轉移,而且經治療後在腹部或骨盆腔內也容易復發,死亡率高,早期發現非常重要。

周宗翰中醫師指出,是否會建議患者轉診進行開刀治療,有幾個判斷要點,呼籲民眾應多注意自身狀況,並固定回診檢查,有異狀時盡速至婦產科就診:

1.在追蹤檢查中日益快速變大。通常子宮肌瘤正常的生長速度為一年一公分,經過中醫的調養後通常就算沒縮小,長大的機會也不高,如果患者一年內肌瘤長大3-5公分以上或是幾個月內從2公分長到4公分,再長到7、8公分,或是經過中醫調理後肌瘤並沒有顯著的減緩增長,就會建議是否要做更精密的檢查以決定是否要開刀。

2. 停經後反而更顯著變大。正常子宮肌瘤停經後會隨著時間,開始萎縮,如果停經後子宮肌瘤還是有變大的情況,就要考慮是不是非良性的腫瘤,子宮惡性肉瘤多發生在接近停經或停經後婦女,故年長婦女長出子宮腫瘤,也要特別注意。

3.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如月經量太大、月經期太長、貧血、嚴重頻尿等代表肌瘤的位置長的不好;子宮肌瘤如向前壓迫到膀胱,則會頻尿或排尿困難;向後壓迫到直腸,則會便秘或排便疼痛。子宮肌瘤導致子宮收縮不全,長期月經量太多或經期拖太長而產生血崩,會造成貧血、倦怠感,在中醫的治療後並沒有顯著的改善,這時也會建議將開刀列為治療的最終選項。

4. 乳癌的患者曾使用泰莫西芬(tamoxifen):泰莫西芬主要用在預防術後乳癌之復發,它主要為抗雌激素作用,但仍有少部分雌激素作用,因此會增加子宮內膜癌和子宮惡性肉瘤發生率,尤以惡性混合繆勒氏瘤最多,這時建議患者持續於婦產科追蹤。

5. 超音波檢查質地明顯異常。檢查影像看起來形狀怪異(例如有空洞)等,腫瘤中間有退行性變化,如出血、液化、壞死,不過這必須由婦產科醫師評估。

6. 子宮異常子宮出血、慢性骨盆腔疼痛,併有嚴重的痛經、性交疼痛、急性下腹部疼痛等患者,畢竟還是有些人的體質對於中藥與針灸的反應是不佳的,這類型的患者大約占門診的兩成,這其實跟體質有關係,在中醫調理2個月後並沒有顯著改善,也會建議要開刀。


【延伸閱讀】

攻克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 周宗翰中醫師解析助孕之道

卵巢早衰至不孕,小心免疫失調是關鍵 中醫調節免疫助您好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年終獎金領多少?什麼時候升官?許多女婿過年回娘家,親戚閒聊時總是會詢問類似的問題而倍感壓力!心理師指出,有別於媳婦回婆家過年,要擔心如何準備年菜、協助大掃除等家事,女婿回娘家最大的壓力來源,則是親戚間對於成就的比較。諮商心理師全聯會發言人林萃芬表示,女婿回娘家過年主要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農曆年節期間,不少民眾都有和親友打麻將的習慣,當打的正入迷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捨不得起來,尤其當運氣正好時,就算尿急,也常有人選擇憋尿、置之不理。泌尿科醫師提醒,憋尿憋太久,小心罹患急性膀胱炎,建議至少每三到四個小時,就得起來上個廁所!膀胱炎可說是為最常見的泌尿道感染。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為人子女,可得要注意家中老父是否有攝護腺肥大的困擾!根據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統計,50歲以上男性,約有75%會有良性攝護腺肥大問題,且超過半數會有不同程度勃起功能障礙,而年齡愈高,發生的比率愈大;醫師提醒,攝護腺肥大是一種「長壽病」,若有攝護腺肥大,透過藥物或手術治療,可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台灣有近視王國的稱號,根據國健署調查,小六生就有 2/3有近視;由於有研究顯示,缺乏戶外活動為近視的危險因子,而增加戶外活動則可能具有保護效果。因此,國健署呼籲,家長應帶家中幼兒每天戶外活動至少2-3小時,避免幼兒黏著螢幕,以預防兒童近視的發生和惡化。依據國健署99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