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肌瘤何時該手術 六大關鍵千萬別輕忽

子宮肌瘤何時該手術 六大關鍵千萬別輕忽

子宮肌瘤是子宮最常見的腫瘤,估計35歲以上的婦女,至少五分之一長有或大或小的肌瘤,40歲以上的婦女,五分之二以上的人有子宮肌瘤,其中不少人根本沒有症狀。中醫師周宗翰分享,在門診中評估需不需要開刀或轉診西醫做更進一步的檢查,主要關鍵是看症狀而定,而不是肌瘤的大小。其中最先要幫患者排除的就是是否有子宮惡性體瘤的可能發生。

惡性的機率為千分之二、三之間,這些惡性體癌包括惡性子宮平滑肌肉癌(LMS)、子宮內膜間質肉癌(ESS)、惡性彌勒氏管混合肉癌(MMMT),即使手術切除,加上放療、化療,預後也大多不太好,死亡率常常超過一半以上。不過雖然惡性瘤的機會非常低,但仍會遇到一兩個患者有這樣的狀況,這時開刀絕對是第一個考量。由於子宮體肉瘤生長快速,很早就會藉由淋巴和血液轉移到他處如肺部或遠處轉移,而且經治療後在腹部或骨盆腔內也容易復發,死亡率高,早期發現非常重要。

周宗翰中醫師指出,是否會建議患者轉診進行開刀治療,有幾個判斷要點,呼籲民眾應多注意自身狀況,並固定回診檢查,有異狀時盡速至婦產科就診:

1.在追蹤檢查中日益快速變大。通常子宮肌瘤正常的生長速度為一年一公分,經過中醫的調養後通常就算沒縮小,長大的機會也不高,如果患者一年內肌瘤長大3-5公分以上或是幾個月內從2公分長到4公分,再長到7、8公分,或是經過中醫調理後肌瘤並沒有顯著的減緩增長,就會建議是否要做更精密的檢查以決定是否要開刀。

2. 停經後反而更顯著變大。正常子宮肌瘤停經後會隨著時間,開始萎縮,如果停經後子宮肌瘤還是有變大的情況,就要考慮是不是非良性的腫瘤,子宮惡性肉瘤多發生在接近停經或停經後婦女,故年長婦女長出子宮腫瘤,也要特別注意。

3.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如月經量太大、月經期太長、貧血、嚴重頻尿等代表肌瘤的位置長的不好;子宮肌瘤如向前壓迫到膀胱,則會頻尿或排尿困難;向後壓迫到直腸,則會便秘或排便疼痛。子宮肌瘤導致子宮收縮不全,長期月經量太多或經期拖太長而產生血崩,會造成貧血、倦怠感,在中醫的治療後並沒有顯著的改善,這時也會建議將開刀列為治療的最終選項。

4. 乳癌的患者曾使用泰莫西芬(tamoxifen):泰莫西芬主要用在預防術後乳癌之復發,它主要為抗雌激素作用,但仍有少部分雌激素作用,因此會增加子宮內膜癌和子宮惡性肉瘤發生率,尤以惡性混合繆勒氏瘤最多,這時建議患者持續於婦產科追蹤。

5. 超音波檢查質地明顯異常。檢查影像看起來形狀怪異(例如有空洞)等,腫瘤中間有退行性變化,如出血、液化、壞死,不過這必須由婦產科醫師評估。

6. 子宮異常子宮出血、慢性骨盆腔疼痛,併有嚴重的痛經、性交疼痛、急性下腹部疼痛等患者,畢竟還是有些人的體質對於中藥與針灸的反應是不佳的,這類型的患者大約占門診的兩成,這其實跟體質有關係,在中醫調理2個月後並沒有顯著改善,也會建議要開刀。


【延伸閱讀】

攻克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 周宗翰中醫師解析助孕之道

卵巢早衰至不孕,小心免疫失調是關鍵 中醫調節免疫助您好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接獲大灣高級中學通報,校內師生發生疑似食物中毒症狀,衛生局隨即前往調查,發現該校有2325人食用該校公辦公營的自製午餐,陸續有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部分還有出現發燒狀況,共有151人出現症狀反應,71位學生就醫後返家休息。天氣炎熱 食物易孳生微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十歲黃小弟弟,因牙齒長不出來,經檢查後發現,右側上犬齒顎側阻生合併乳犬齒滯留,其餘恆牙皆已萌發;另一例為一名十八歲男性大學生,因牙齒長不出來而求診,患者牙齒排列不整齊且右側下顎第二大臼齒從小都沒有長出來,經檢查發現患者前面牙齒些微開咬,而右側下顎第二以及第三大臼齒均為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近來許多減肥人士,紛紛擁抱「負卡路里食物」,號稱吃越多越瘦。然而,美國阿拉巴馬大學針對蜥蜴研究指出,「負卡路里食物」可能只是夢想,估計人類約耗費25%熱量消化和排泄這些食物,且至少會保留19%-50%熱量。阿拉巴馬大學生物科學教授 Stephen Secor表示,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北醫院大火案兩護理師被訴,引發醫療團體不滿!衛福部台北醫院附設護理之家於2018年8月13日發生火災,造成15人死亡、14人受傷。新北地檢署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嫌,起訴潘姓代理護理長、陳姓護理師,而徐姓院長、攜帶導致起火床墊的民眾等5人則獲不起訴處分。台灣醫療品質促進聯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