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肌瘤大於3公分 當心腹痛、胎位不正、早產、胎盤早期剝離

子宮肌瘤大於3公分 當心腹痛 胎位不正 早產 胎盤早期剝離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子宮肌瘤是育齡婦女最常見的子宮良性瘤,幸好大部分沒有症狀,有症狀也不一定要手術治療。然而,對育齡婦女來說,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子宮肌瘤會造成不孕嗎?

子宮肌瘤屬良性腫瘤 平均每4個人就有1位

婦產科醫師詹景全表示,正常的女性子宮由內到外分別為黏膜層、肌肉層及漿膜層。「子宮肌瘤」是子宮肌肉層部分細胞過度增生而形成的一種良性腫瘤。以育齡婦女來說,平均每4個人就會有一位患有子宮肌瘤;臨床上,子宮肌瘤是導致子宮被切除的最常見病因。 

子宮肌瘤多無症狀 症狀發生多與大小、位置有關

詹景全說,其實子宮長肌瘤的女性,大多是沒有症狀的。若發生症狀,則與肌瘤所在的位置、大小有很大的關係:

間質肌瘤:可能造成經血過多、痛經。若肌瘤過大,將會壓迫到膀胱、直腸等。

漿膜下肌瘤:除非肌瘤太大而產生壓迫,否則這類肌瘤較少引發經血過多的症狀。

黏膜下肌瘤:這類肌瘤最容易引發症狀,如經血過多、經期過長、亂經、不孕、早產或流產等症狀。即使是小小的肌瘤也可能造成經血過多;若肌瘤較大,甚至有血崩的危險。 

另外一些比較常見的症狀如下:

經血過多、不正常出血:這是子宮長肌瘤最常見的症狀,持續一段時間將造成貧血。

壓迫:當肌瘤愈來愈大,「壓迫」就成為另 一個常見的症狀。若肌瘤壓迫到膀胱,可能造成頻尿、連續性膀胱炎,甚至解不出尿;若肌瘤壓迫到腸道,會造成嘔吐、腸胃不適或便祕等症狀;若肌瘤壓迫到骨盆,會造成腹部疼痛;若肌瘤壓迫到輸尿管,甚至可能造成輸尿管或腎臟水腫。

子宮疼痛:若肌瘤內部有變性的變化,可能會有子宮疼痛的症狀。 

子宮肌瘤不一定需要開刀 過大、生長快就得考慮

子宮肌瘤的診斷方法很容易,利用陰道超音波 (或腹部超音波)就可以將大部分1公分以上的肌瘤診斷出來。詹景全指出,絕大部分的婦女是無症狀的,因此只需要追蹤觀察(一年至少追蹤一次)即可,但是如有症狀產生,像是經血量過多,可考慮先以藥物治療,如止血藥、黃體素、避孕藥等;若藥物治療失敗且症狀持續,或子宮肌瘤過大(超過6公分以上) 或是生長快速,有變癌性的可能發生,就需要立即開刀。

子宮全切除≠進入更年期 只是不再有月經

不過,詹景全特別強調,有不少人誤以為接受子宮全切除手術後,就會進入更年期。其實控制女性荷爾蒙分泌的器官是卵巢,而不是子宮,所以,子宮切除後並不代表就是更年期,只是不再有月經來潮而已。

子宮肌瘤可能造成不孕 與2情況息息相關

詹景全提醒,部分子宮肌瘤可能會讓女性不易受孕,或受孕後不易著床,最主要有兩種情況:

1、突出於子宮腔的黏膜下肌瘤,會影響受精卵著床,因此容易造成不孕。若還要懷孕,醫師會建議先努力懷孕,如果試過一段時間仍不能懷孕或懷孕後容易流產,才考慮手術治療。

2、若子宮肌瘤長在受精卵容易著床的位置,假如還要懷孕,就算是間質肌瘤(而不是黏膜下肌 瘤)、或是只有1公分的黏膜下肌瘤,都要切除, 否則會影響著床,不利繼續懷孕。

更年期後肌瘤自行萎縮 無生育考量別驚慌

切記,不是所有的肌瘤都會對懷孕造成影響,所以不要太驚慌!但若肌瘤大於3公分,那麼腹痛、胎位不正、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的機率便會增加。所以,若懷孕時發現有肌瘤,只能追蹤其大小變化,生產完後也不急著開刀,可以等到產後3個月 後追蹤其大小再做決定。

另外,詹景全提及,若子宮肌瘤患者的年紀已經接近更年期,肌瘤的大小不是很大,症狀不厲害,也沒有惡性的跡象,則可以考慮暫時不要開刀;而且更年期以後,因為缺乏荷爾蒙的刺激,通常肌瘤會逐漸萎縮。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皮膚搔癢難耐起因竟是骨髓纖維化! 未妥善治療恐惡化為急性白血病

【李世明醫師】懷孕24週肚中寶寶不動了! 醫師:12小時沒胎動恐胎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1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你有沒有過一覺醒來眼睛裡莫名其妙長出了個針眼的經歷?針眼是皮脂腺受細菌感染而引發的炎症。通常會出現局部紅腫,疼痛,但是一般一周左右會自動消失。閱讀本文你會得知一些方法來減輕紅腫和疼痛,並且學會預防針眼的複發。   快速緩解 清洗針眼。針眼是由於灰塵,糞便以及其他殘片和細菌感染了皮脂腺。所以...

閱讀詳情 »

我們有時候會發現眼睛周圍會突然冒出一些白色顆粒狀的小疙瘩,看起很是讓人困擾,其實這個就是脂肪粒了洗臉的時候對著鏡子總是要嘆氣,別人看著自己的臉時也特別不自信,不知你是不是有這樣的小煩惱呢?那麼脂肪粒如何才能去除了?脂肪粒的產生原因又有哪些?下面就跟著阿蕉一起去看看吧!  脂肪粒產生原因 1...

閱讀詳情 »

裙帶菜常被人與海帶搞混,雖皆為昆布科,但其實兩者截然不同。裙帶菜在台灣有人稱為「海帶芽」,屬於褐藻類昆布科的海藻,為一年生的海藻,其由孢子附著於岩石而著生,在水溫降低的秋天受精、發芽,其根如吸盤,吸住岩石,其他部分就飄浮在海水中,養分就由葉子來吸收。 台灣並不出產裙帶菜、昆布、海苔等海藻...

閱讀詳情 »

六種辛辣食物——生薑、大蒜、洋蔥、辣椒、花椒、胡椒都有很好的保健養生作用,自己在家做飯時可以適量增加到食譜中。但是應該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適量增減份量,否則盲目地吃太多,也會導致腸胃不適等症狀。 生薑排汗降溫 生薑性溫味辣,能增強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進消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