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肌腺症擅自停藥 經血爆量疼痛難耐險惹禍

子宮肌腺症擅自停藥 經血爆量疼痛難耐險惹禍

35歲的郁婷是名家庭主婦,2年前因經痛就醫檢查,確診為子宮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即所謂的「子宮肌腺症」。在醫師建議下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在服藥8個月後,症狀大為改善便擅自停藥,也不回診追蹤。

沒想到3個月前出現經血爆量,除了每天用掉10多片夜用衛生棉外,還伴隨嚴重經痛,甚至無法走路。有次,在廚房煮飯時因難耐經痛蹲下時,不慎打翻油鍋,差點把房子燒了,嚇得她趕緊回診就醫治療。

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婦女泌尿主治醫師洪煥程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女性常見的良性疾病,一般婦女的發生率約為1%至5%,具有難以根治、容易復發且轉移侵犯等特性。

其成因是經血逆流至卵巢、輸卵管或骨盆腔等部位導致。若跑到卵巢稱為「巧克力囊腫」,至子宮肌肉層內則稱為「子宮肌腺症」,逆流的經血堆積導致局部發炎及沾黏,造成患者出現經痛、性交疼痛、經血過多及不孕等症狀。

洪煥程指出,多數患者會因為出現疼痛來求診,因此,在治療上除了以緩解疼痛症狀外,還需進一步評估患者年紀、囊腫大小與生育需求等條件進行個人化治療。無論是以藥物或採用手術治療,大致上,可分為藥物和手術治療2種,但術後也需要藥物持續輔助治療。

洪煥程建議,患者應選擇適合長期使用、副作用較低的藥物,且至少用藥1年以上,才能有效控制病症;手術患者術後也應搭配長期藥物治療,使2年復發率趨近於0,進而延續手術治療成效。

由於傳統的雄性素及停經針劑藥物容易產生雄性化或更年期症狀等副作用,不建議服用超過6個月,且對於改善子宮內膜異位症效果有限;目前,廣為患者接受且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黃體素,因較無傳統藥物副作用,可長期使用不需停藥,能避免異位內膜生長,改善疼痛症狀。

洪煥程呼籲,如出現經痛、性交疼痛、骨盆腔疼痛或經血過多等問題,建議及早就醫、釐清病況,依指示採取適切的治療方式。正在使用藥物進行長期治療者,應每3個月返診追蹤1次,勿因症狀減輕中斷服藥。

最後並強調,若真有停藥需求,也應主動與主治醫師諮詢、討論,避免擅自停藥導致病症惡化,同時維持規律作息及健康飲食,以利穩定控制病情,重新找回良好的生活品質。

編輯:陳如頤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8)日宣布新增8例本土病例,其中台南新增4例、高雄、宜蘭各2例。其中僅台南市的4例有公布足跡。台南市府表示,這4個人經常搭乘同班復健接駁巴士往來醫院,目前當事人曾前往的中醫診所與醫院,皆已完成清消。 宜蘭家庭群聚案新增2確診者 無相關足跡 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貓奴們家中總會備有大量的逗貓棒、玩偶等玩具,讓貓皇能活動筋骨。有時看到貓皇對你精心挑選的可愛逗貓棒毫無反應,總會心想「難道主子不喜歡?可是前面5支牠也不喜歡!」實際上與貓皇玩,是有訣竅的!獸醫老韓建議,在遊戲上滿足貓的狩獵天性,才能讓貓享受遊戲,有益貓咪的健康。第一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外電報導】若你一早起床總是因關注俄烏戰爭相關新聞而感到憂心忡忡、情緒低落,懷疑自己是不是心理生病了,英國專家表示,「先別太擔心」。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兩年後,生活中長期以來累積的不便,本就容易讓人產生負面情緒,感到無助是相當正常的現象。然而,如因戰爭資訊持續在各大報章雜誌、新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宣布新增8例本土及45例境外移入,其中境外移入中有18例為落地採檢陽性。8例本土病例有4男4女,以縣市區分:住在台南有4人、高雄2人、宜蘭2人。 遊覽車案擴大 單日新增6人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的8例中,其中6例與屏東東港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