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毛、冒痘、不排卵…  試管權威名醫告訴你不孕的真相 

多毛 冒痘 不排卵 hellip; 試管權威名醫告訴你不孕的真相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加上飲食西化,多囊性卵巢囊腫盛行率也隨之提高,臨床上常見不孕的原因;台北醫學大學生殖醫學研究中心醫師曾啟瑞表示,多囊性卵巢囊腫屬於內分泌疾病,病患會出現慢性不排卵,或月經久久來一次等現象,主要因患者體內男性荷爾蒙過高、缺乏雌性激素,也因此許多患者也會伴隨多毛症、青春痘,甚至體型肥胖等情況。

多囊性卵巢囊腫患者 罹患糖尿病機率高

曾啟瑞醫師指出,透過2003年歐洲美國的專家在荷蘭鹿特丹所訂的PCOS診斷標準,包括慢性不排卵、臨床上或生化血液檢查呈現雄性素過多,以及超音波下呈現多囊性卵巢,一旦符合其中兩項,且排除可能引起雄性素過多症的可能性,就確診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因內分泌失衡,促使胰島素耐受性高,也成為糖尿病和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更有病患合併黑棘皮症。

亞洲患者較西方國家瘦 反較易長青春痘

曾啟瑞醫師進一步解釋,比對台灣、中國、美國、愛爾蘭等地區多囊性卵巢囊腫症患者的症狀表現,結果顯示,亞洲多囊性卵巢囊腫症患者身形相對西方國家較瘦,歐美地區大多屬於重度肥胖,且與糖尿病相關的指數,歐美有七成超標、亞洲人只有11%,就連多毛症狀也是歐美居多,但出現青春痘現象,亞洲患者比例則遠高於西方國家,是美國二至三倍,顯示疾病對於種族的差異性。

接受試管治療比例提升 成功率達五成

根據北醫統計,多囊性卵巢囊腫症盛行率不斷增加,但在十年間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中,接受人工受孕的多囊性卵巢囊腫症患者占了11%,進行試管治療的人數占了3.7%,到了2011年至2012年間接受試管治療的比例已提升至5%,所幸試管的成功率高達五成、人工受精則約三成。

從年輕開始肥胖 恐埋下罹病風險

治療上,因多囊性卵巢囊腫症患者原先不排卵,因此打排卵針後卻一次排出大量卵子,產生「重度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不僅使卵巢腫脹,也可能出現腹水、胸水,因此用藥時應特別小心;曾啟瑞醫師呼籲,事實上,若從年輕開始就較為肥胖,可能埋下罹患多囊性卵巢囊腫症風險,因此建議患者可先從減肥開始,配合飲食控制以及適量運動,讓經期變回規則,恢復正常排卵後,搭配藥物治療,才能幫助提高受孕機率。

【延伸閱讀】

不靠修圖依然亮眼! 微整形自然不穿幫

求子要靠「卵」實力! 卵泡發育不良這樣治

輕忽飯後血糖 65歲翁險失明與截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2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幫助有復健需求的病人能加速復原成效,奇美醫學中心引進「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可望在新科技協助下嘉惠有復健需求的病人。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職能治療組組長池昭眉指出,中風病發後的半年是復健黃金期,若能配合醫囑復健就能降低後遺症,但因復健是辛苦過程,許多病患因情緒等因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全台醫療量能上緊發條。由七家醫院組成的醫品病安聯盟舉辦年度成果發表會,分享中小型醫院在有限的人力、空間及資源下,透過緊急應變機制、強化感染管制作業、協助社區疫苗施打及促進員工復原等措施,保持一定照護量能品質,確保民眾健康,完成區域防疫守門員的任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6歲許小姐日前覺得開車時看不到對側和隔壁車道的來車,半夜起床上廁所也會有看不清楚的情形,於是至眼科看診。醫師檢查眼底發現許小姐的視網膜有很多色素斑點沈積,利用最新的視網膜電位圖確認她罹患了「視網膜色素病變」,也就是俗稱的夜盲症的一種。視網膜電位圖 診斷各種視網膜疾病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綜合報導】64歲胃食道逆流女性病患被症狀困擾已長達10年,晚上睡覺時一躺平,胃酸就逆流上來,很難入睡,半夜也常被自己胃酸逆流沖到喉嚨而驚醒,影響睡眠品質。雖然在胃腸科安排了多次胃鏡檢查,都說是逆流性食道炎,醫師處方了被稱為胃食道逆流特效藥的質子幫浦抑制劑給她,效果依然不佳。後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