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照顧失能家人累了嗎? 善用輔具降傷害

照顧失能家人累了嗎? 善用輔具降傷害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為了照顧家中失能、失智的老人,或身心障礙的人口,台灣約有150萬的家人因此受到影響,對此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號召企業成立「守護者聯盟」,希望能盡量減少照顧者心理及生理方面的壓力,據統計照顧者普遍自我保護觀念不佳,高達6成的人有「照顧傷害」及「照顧痠痛」。

照顧痠痛 肩腰最嚴重

根據調查,照顧者平時最感疼痛的部位是肩膀,其次為腰部,主要是因徒手搬運與移動病患所致,家總陳正芬理事長也呼籲民眾要正視照顧者的高齡化及男性化等問題,陳正芬表示有8成的照顧者早上有正職工作,下班後平均還要花6個小時照顧無法自理的家人,因此希望能推動「輔具」及「護具」的應用,降低照顧者的照顧傷害。

長期過重負擔 身體無法承受

中華安全行動照護協會秘書長張瀞仁進一步說明,希望能將國外的安全照護觀念引進台灣,以往大家可能認為用對技巧及姿勢,就不會受傷,這其實是錯誤的想法,因為人體最大能承受的重量平均為23公斤,而通常被照顧者的重量都遠高於此。臨床上也有因長期照顧而造成關節變形、椎間盤突出等問題,進而影響到生活及工作,因此不建議直接用手搬運,改用輔具的協助才是降低傷害風險的最好方法。

輔具配合使用 減輕照顧者負擔

張瀞仁建議照顧者使用輔具,用水平施力取代垂直失力,如滑墊、滑板,都是移動患者的好選擇,此外對於輔具的購入公部門也有2年4項的補助,甚至低收入戶補助可以到75%,可以前往相關長照中心詢問,透過軟硬體的結合,讓照顧者不至於精疲力竭。

照顧不痛操 舒緩痠痛

中華安全行動照護協會常務理事簡文仁,對此設計了9個以棒球為主題的「照顧不痛操」,這套方法不受場地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在照顧患者前先以此暖身,就能稍加舒緩長期累積的壓力及照顧痠痛,僵硬刺麻的現象也得以改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7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對於我國兒童發展遲緩盛行率之評估,衛福部國健署表示過去曾做過世代調查,民國92年到98年的調查結果指出盛行率約為4.5%;衛福部社家署進一步補充我國去年底通報7萬多名發展遲緩,盛行率約為5.8%,似乎有增加趨勢。值得注意的是,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怡樺副院長在一場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是近視王國,除了增加青光眼、白內障等風險,小心視網膜剝離找上門!北榮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陳世真表示,發生視網膜剝離高峰分別是50-69歲壯年,和高度近視的年輕族群,如果出現飛蚊症(突然出現浮動之黑點)型態改變、數量變多,或者視野出現閃光、變暗、扭曲和變形,一定要盡快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蔡先生因車禍造成小腿骨骨折,準備開刀之前,向麻醉科醫師表示擔心術後止痛問題,醫師依據病人的病況,經過詳細說明相關術後止痛做法後,蔡先生才安心進行手術。開刀有效止痛 加速恢復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麻醉部主任洪明輝醫師表示,開刀後的傷口疼痛是所有病人立即會感受到的,開刀前的恐懼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走路小碎步、不自覺的顫抖、關節僵硬,不是中風也不是失智症,而是罹患了巴金森氏症。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專科護理師李芝緯在秀林鄉佳民社區,帶領這群歲數加起來超過千歲的老人家們認識巴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是老人常見且僅次於失智症的腦部退化性疾病。高齡老人必須懂 巴金森病要治療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