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頸癌篩檢新趨勢 HPV DNA檢測準確度高

子宮頸癌篩檢新趨勢 HPV DNA檢測準確度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只要有性行為,就應做HPV DNA檢測!根據國內外臨床研究發現,25至29歲女性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風險,較中年婦女高。醫師強調,性行為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的主要途徑,而持續感染恐造成子宮頸癌,建議性生活活躍的女性及產後婦女,盡快接受HPV DNA檢測。

根據美國大型臨床試驗顯示,境內4萬7000名女性中,有近3成的重度子宮頸癌前病變病例發生於25至29歲,比40歲以上婦女發生率還高。馬偕醫院婦癌科主任張志隆指出,根據國內臨床研究也顯示,25至29 歲女性的子宮頸原位癌發生率近年急速上升,推測與年輕女性性生活較活躍有關。

然而,目前政府僅提供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國內子宮頸抹片檢查單年篩檢率不到4成,而每年持續做抹片者更是低於1成,原因包括工作忙碌、保守、害怕內診,且抹片檢查容易出現偽陰性的問題。

張志隆表示,抹片檢查是由子宮頸細胞變化,判斷是否有癌前病變或早期子宮頸癌,但7成子宮頸癌是由HPV 16及18高風險型導致,從感染到演變成癌症至少需要5到10年,潛伏期內無法藉由抹片檢查得知是否感染HPV,唯一有效的方式是透過HPV DNA檢測。

禾馨醫療系統院長林思宏也說,女性感染HPV通常無任何症狀,只有進行HPV DNA檢測,才能確認是否感染高風險型HPV;若確認感染應評估是否需要陰道鏡檢查。透過醫師詳細的解說,建立女性對子宮頸癌及其篩檢正確認知,同時協助心理層面管理,可降低女性心理負擔。

林思宏強調,只要有過性行為,就可能存有感染HPV風險,應接受HPV DNA檢測,而產後婦女因子宮頸外翻,增加感染HPV的機會,尤其生育多胎的婦女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也較高,應盡快接受HPV DNA檢測。

美國、加拿大已於去年核准特定的HPV DNA檢測,作為子宮頸癌第一線篩檢工具,是近年子宮頸癌篩檢新趨勢,國內今年1月也通過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林思宏強調,HPV DNA檢測準確度高,只要篩檢結果正常,每隔3年再做即可,不需每年檢查,更適合保守的國內女性。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10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數位疫苗證明自上週開放時起,已不少有出國需求的民眾申請,不僅操作簡單,網路上也有不少教學,手把手帶民眾操作,將其綁到iPhone手機錢包,更添方便性。但對尚未申請的民眾而言,在享受此便利性之前,衛福部也提出一些注意事項,讓民眾使用上不致因誤會,導致省事不成反花費加倍時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俗諺有說:「小寒大寒,凍成一團。」今年小寒發生在1月5號,中醫師涂育維提醒,「小寒」正值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前後,寒流一波波來襲,在中醫的觀念中「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意思是在最寒冷的冬天好好補養身體,休養生息,來年身體不會發太多毛病。 小寒養生「賴床」有理 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小細胞肺癌是肺癌種類當中最為棘手的癌種之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鄭企峰表示,在台灣,小細胞肺癌佔所有肺癌的比例約 5-10%,大約是1千多人,其中逾7成以上已是「擴散型」,代表已轉移其他器官,平均整體存活期不超過一年,而目前PD-L1免疫療法合併化療,適用於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晚間8點20分發布新聞稿表示,為因應桃園機場群聚感染案件,陳時中指揮官於今日下午協同醫療應變組王必勝副組長、桃園市政府衛生局王文彥局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北區管制中心及機場公司航運中心工作人員,實地進行入境旅客動線勘查,評估釐清風險,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