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頸癌篩檢新趨勢 HPV DNA檢測準確度高

子宮頸癌篩檢新趨勢 HPV DNA檢測準確度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只要有性行為,就應做HPV DNA檢測!根據國內外臨床研究發現,25至29歲女性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風險,較中年婦女高。醫師強調,性行為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的主要途徑,而持續感染恐造成子宮頸癌,建議性生活活躍的女性及產後婦女,盡快接受HPV DNA檢測。

根據美國大型臨床試驗顯示,境內4萬7000名女性中,有近3成的重度子宮頸癌前病變病例發生於25至29歲,比40歲以上婦女發生率還高。馬偕醫院婦癌科主任張志隆指出,根據國內臨床研究也顯示,25至29 歲女性的子宮頸原位癌發生率近年急速上升,推測與年輕女性性生活較活躍有關。

然而,目前政府僅提供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國內子宮頸抹片檢查單年篩檢率不到4成,而每年持續做抹片者更是低於1成,原因包括工作忙碌、保守、害怕內診,且抹片檢查容易出現偽陰性的問題。

張志隆表示,抹片檢查是由子宮頸細胞變化,判斷是否有癌前病變或早期子宮頸癌,但7成子宮頸癌是由HPV 16及18高風險型導致,從感染到演變成癌症至少需要5到10年,潛伏期內無法藉由抹片檢查得知是否感染HPV,唯一有效的方式是透過HPV DNA檢測。

禾馨醫療系統院長林思宏也說,女性感染HPV通常無任何症狀,只有進行HPV DNA檢測,才能確認是否感染高風險型HPV;若確認感染應評估是否需要陰道鏡檢查。透過醫師詳細的解說,建立女性對子宮頸癌及其篩檢正確認知,同時協助心理層面管理,可降低女性心理負擔。

林思宏強調,只要有過性行為,就可能存有感染HPV風險,應接受HPV DNA檢測,而產後婦女因子宮頸外翻,增加感染HPV的機會,尤其生育多胎的婦女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也較高,應盡快接受HPV DNA檢測。

美國、加拿大已於去年核准特定的HPV DNA檢測,作為子宮頸癌第一線篩檢工具,是近年子宮頸癌篩檢新趨勢,國內今年1月也通過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林思宏強調,HPV DNA檢測準確度高,只要篩檢結果正常,每隔3年再做即可,不需每年檢查,更適合保守的國內女性。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10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中報導】台中1名22歲女性在網路上買隱形眼鏡,打開包裝第1天戴,只用了6個小時就覺得眼睛疼痛到睜不開,到門診就醫時不斷嘔吐,檢查時發現眼角膜整片破皮,傷口形狀正好與隱形眼鏡相同,醫師懷疑隱形眼鏡保存液恐怕是傷口主因,也可能是隱形眼鏡尺寸不合。醫師建議,購買隱形眼鏡最好在實體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肥胖、減肥永遠是熱門的話題,大家總是想找出可以快速且輕鬆減去體重的方式;現在有1項研究發現,人類和小鼠體內的天然荷爾蒙lipocalin-2,或許可以治療肥胖症。 研究人員表示,lipocalin-2是由骨骼細胞所分泌的荷爾蒙,存在小鼠和人類體內,以前的研究就已經證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長時間坐著被證明對健康有著負面影響,不僅肥胖和高血壓到膽固醇水平異常,甚至還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每週至少150分鐘的運動時間,如果上班太忙碌沒有時間運動,不用擔心,有很多簡單活動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多年來癌症都位居國人10大死因的榜首,每年奪走數萬條人命,嚴重危害國人健康。由於早期症狀多半不明顯,容易被忽略,等到發現時通常需要面對西醫的手術、化療、標靶藥物治療等一連串的療程,這些療程也會因骨髓帶來傷害,使得白血球、血小板、血紅素下降,患者甚至可能因為免疫功能不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