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媽咪荷爾蒙變化影響心理 配偶支持鼓勵很重要

孕媽咪荷爾蒙變化影響心理 配偶支持鼓勵很重要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

懷胎十月對女性而言是個神奇又美妙的生命體驗,但同時也存在著不少挑戰。身體荷爾蒙的變化使得孕媽咪在懷孕期間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像是:孕吐、頻尿、腰酸背痛等症狀,而身體上的不舒服也間接影響了心理層面。

吳俐瑩心理師表示,懷孕期間的情緒變化歷程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1期(1~3個月)、第2期(4~6個月)以及第3期(7~9個月)。第1期(1~3個月)孕媽咪會感受到較多的身體不適,而不太能感受到孩子帶來的生命力與喜悅,再加上擔心胎兒未穩定的心理壓力。種種的身心不適都讓孕媽咪十分不安、手足無措,此階段懷孕的喜悅與憂慮並存且處於矛盾的狀態。
懷孕第1期(1~3個月)  配偶可擔任傾聽的角色

然而,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第1期(1~3個月)配偶的支持與鼓勵就顯得格外重要,吳俐瑩心理師表示,在第1期配偶應擔任傾聽的角色,分擔太太過多的情緒壓力,並在太太感到壓力大時,溫和並理性客觀的回應,也可幫忙收集及過濾懷孕、育兒的相關資料,建議資料是來自於有專業背景的醫師、心理師,或是由專業人士所撰寫的書籍,避免讓錯誤資訊影響孕媽咪的心情。中後期(4~9個月)是胎兒較穩定的時期,統計平均值3個月後孕媽咪的孕吐反應會減少,身體也較能適應懷孕的狀態,通常是媽媽們覺得較愉快的時期,也是夫妻倆可以開始討論教養觀念及日後育兒生活的好時機,若想散心旅遊也會建議安排在中後期。

警覺情緒紅燈 適時向外求援

情緒的轉變雖是懷孕必經的過程,但要注意若是出現過於敏感、焦慮、情緒化、憂鬱甚至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時,就要警覺是否情緒已亮起紅燈,需要向外求援而非獨自壓抑承受,可先與配偶或家人朋友聊聊,若是無法解決則建議尋求客觀的專業人士(例如:心理諮商、醫療院所衛教中心等資源管道)。懷孕過程中找到適合的紓壓管道是相當重要的,例如:可參加孕婦瑜珈課程,從中獲得關於懷孕、生產、產後的一些實用資訊,一同上課的孕媽咪們扮演相同的角色較能同理彼此,相互分享與交流心情進而能成為支持的力量。

懷孕前 跟配偶要有充足的溝通與討論

如果孕媽咪或配偶、家人不夠了解懷孕必經的情緒轉換過程,可能在懷孕過程中產生不避要的誤會,或是過多的心理壓力。吳俐瑩心理師建議,在懷孕前跟配偶若能有充足的溝通與討論,並且以取得共識為目標,如此一來夫妻倆對於懷孕才會有預備心理。另外,夫妻雙方要意識到之後可能會出現的改變,尤其媽媽在身體與心理的界線會因為孩子而改變,務必要先了解正確的懷孕相關資訊,再依循這些資訊去做相對應的調整跟選擇。(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4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剖腹產傷口癒合不良,可能導致子宮外孕!今年30歲的李小姐去年接受達文西機器手臂雙側輸卵管重接術,雖然三個月後成功懷孕,但肚中的胚胎卻像溜滑梯一樣,不僅滑過重接的輸卵管,也滑過了正常的子宮腔位置,最後竟滑進了之前子宮上的剖腹產疤痕凹陷中,造成了罕見且極為危險的「剖腹產疤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在喝瓶裝水嗎?根據台北市環保局調查,市售瓶裝水有高達3成5的水源是自來水;該局表示,瓶裝水比白開水要貴2500倍,而且瓶裝水還曾經檢驗出含有大腸桿菌等,民眾最好還是喝白開水才安全。另外,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也表示,只要營養均衡,其實不必以飲用水來補充電解質、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脈搏不規則,小心是心房顫動!最新研究發現,罹患心房顫動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高出2倍,中風的風險更高達5倍,甚至造成失智症。醫師指出,約有3分之1的心房顫動患者,沒有明顯症狀而未診出,建議高血壓、肥胖、心臟病等高危險族群,定期至醫院進行心電圖檢查,或使用具心房顫動偵測功能的...

閱讀詳情 »

文:黃瑞仁 現代社會相當忙碌,許多人一早趕著上班、上學,根本沒時間吃早餐,好不容易吃了一口,也因為開會、上課,就把早餐擱在一旁,到了假日想說可以好好吃頓營養的早餐,不料週間辛苦了 5 天,週末假日生理時鐘自然變成假日模式,睡到中午才自然醒,也錯過了早餐時間。現在有研究指出,要避免心臟病找上門,記得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