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媽咪藥物成癮 小心賠上新生兒健康

孕媽咪藥物成癮 小心賠上新生兒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統計,國內藥物濫用整體盛行率為1.29%,其中12至64歲民眾,就有23萬人曾藥物濫用,且多數多為吸食安非他命,海洛因等成癮性藥物者,若為孕婦長期使用,非但會對嬰兒造成傷害,當嬰兒出生後,還可能因此出現藥物戒斷症狀,得住院安排治療。

孕婦成癮性藥物 恐使藥物堆積胎兒

出現新生兒戒斷症候群,主要因媽媽在懷孕期間使用嗎啡類或其他成癮性藥物,這時藥物就會通過胎盤和臍帶,堆積在胎兒身上,當寶寶出生後,突然中止對成癮性藥物的接觸,這時就會出現臨床戒斷症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新生兒科醫師周安國表示指出,這時寶寶就會出現像煩躁不安、過度激動或全身性抽搐的中樞神經系統等問題,嚴重甚至可能呼吸急促、自主神經失調。

吸食短效型成癮性藥物 新生兒三天內出現症狀

新生兒出現戒斷症候群的時間不定,若媽媽使用短效型成癮性藥物,約三天內就會出現症狀;周安國醫師指出,若使用半衰期較長的成癮性藥物,症狀則較晚才出現,且持續較久,治療上,則以定期評估症狀的嚴重度、降低環境或聲音刺激等支持性療法為主,但若屬於較嚴重新生兒藥物戒斷症狀,就得依賴嗎啡類或抗癲癇的藥物治療。

罹戒斷症候群 新生兒出院後需持續追蹤

臨床上,通常接受適當藥物治療後,新生兒出院後大多可成功戒斷症狀,但這時後續的照護以及神經學追蹤更不可忽略;周安國醫師提醒,孕產期的藥物濫用,不但會對新生兒健康造成傷害,後續照顧者的身體狀況、經濟等社會支持都得一併考量評估,新生兒的長期預後更得仰賴出院後的照護品質,和定期門診追蹤,因此對於藥物濫用的孕產婦,入院後就得需要婦產科、小兒科和社工室共同合作,才能給予適合的照護和協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4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為了增加美觀、刺激食慾,許多業者在製作麵條、水餃皮、蛋糕、麵包等食物時,都會添加類胡蘿蔔素。臺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類胡蘿蔔素屬於可做為食用天然色素來源,不過,購買時建議聞聞味道,如果味道嗆鼻就可能是添加了香精,容易引發過敏。   蝦子煮熟後為何會變橘紅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常常覺得耳朵癢,不知不覺一直想要挖耳朵,小心挖破耳道保護層!耳朵外耳道上層就是一般皮膚,有一層角質層保護,會分泌油脂避免乾燥,耳垢就是廢棄角質、油脂與髒汙,身體能夠自我排出,假使拿掏耳扒一直挖,有可能讓耳朵外耳道角質受傷,輕則越挖癢,嚴重可能出血受傷感染。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天氣冷泡湯是舒服的享受!不過,泡湯是有益健康或有損健康呢?很多人是為了治痠痛或皮膚病而泡湯,真的有效嗎?泡湯如果不注意,是否會泡出其他問題?   其實,泡湯有益身體健康的功效相當多。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如果泡湯方法正確,具有美膚、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睡眠、治...

閱讀詳情 »

你還在「妝」面子嗎?不可不看擁有好氣色的關鍵 2020/01/16 13:24 記者|張鈴   圖|張鈴、網路拍攝地區:台灣桃園 你還在用「妝」當面子嗎?有一種裸妝,既自然又能散發出迷人的光彩,而且肯定持久不掉妝,那就是「好氣血」所營造出來的「好氣色」。在古籍《聖濟總錄》中就曾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