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媽咪藥物成癮 小心賠上新生兒健康

孕媽咪藥物成癮 小心賠上新生兒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統計,國內藥物濫用整體盛行率為1.29%,其中12至64歲民眾,就有23萬人曾藥物濫用,且多數多為吸食安非他命,海洛因等成癮性藥物者,若為孕婦長期使用,非但會對嬰兒造成傷害,當嬰兒出生後,還可能因此出現藥物戒斷症狀,得住院安排治療。

孕婦成癮性藥物 恐使藥物堆積胎兒

出現新生兒戒斷症候群,主要因媽媽在懷孕期間使用嗎啡類或其他成癮性藥物,這時藥物就會通過胎盤和臍帶,堆積在胎兒身上,當寶寶出生後,突然中止對成癮性藥物的接觸,這時就會出現臨床戒斷症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新生兒科醫師周安國表示指出,這時寶寶就會出現像煩躁不安、過度激動或全身性抽搐的中樞神經系統等問題,嚴重甚至可能呼吸急促、自主神經失調。

吸食短效型成癮性藥物 新生兒三天內出現症狀

新生兒出現戒斷症候群的時間不定,若媽媽使用短效型成癮性藥物,約三天內就會出現症狀;周安國醫師指出,若使用半衰期較長的成癮性藥物,症狀則較晚才出現,且持續較久,治療上,則以定期評估症狀的嚴重度、降低環境或聲音刺激等支持性療法為主,但若屬於較嚴重新生兒藥物戒斷症狀,就得依賴嗎啡類或抗癲癇的藥物治療。

罹戒斷症候群 新生兒出院後需持續追蹤

臨床上,通常接受適當藥物治療後,新生兒出院後大多可成功戒斷症狀,但這時後續的照護以及神經學追蹤更不可忽略;周安國醫師提醒,孕產期的藥物濫用,不但會對新生兒健康造成傷害,後續照顧者的身體狀況、經濟等社會支持都得一併考量評估,新生兒的長期預後更得仰賴出院後的照護品質,和定期門診追蹤,因此對於藥物濫用的孕產婦,入院後就得需要婦產科、小兒科和社工室共同合作,才能給予適合的照護和協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4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 61歲的李先生,三年前開始偶有心跳快速、呼吸不順的不適症狀,前往急診就醫,心電圖檢查卻顯示一切正常。 李先生在接受心電圖遠距照護服務四個月後,即確診為心房震顫患者,若未及時發現與治療,可能導致心臟衰竭、腦中風等多項併發症。 馬偕心電圖遠距監測自2013年啟用以來,在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日常生活用品中,包括衣物、紙盒、紙袋、不沾鍋等,常有使用全氟碳化物,也就是俗稱的鐵氟龍,雖然可防水、防油、抗強酸、抗強鹼;但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孕婦長期暴露會導致胎兒體重過輕,造成兒童長不高、智商變低,成人則會增加氣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研究登國際期刊 台大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眼睛是靈魂之窗,而且眼睛的構造好複雜,甚至眼睛的疾病更是多不可數;稍一不慎,就有可能導致眼睛出狀況,尤其是亂揉眼睛,極可能使得眼結膜下出血,眼睛紅成一片,怪嚇人的! 天氣太冷眼睛太乾易好發 新光醫院眼科醫師鄭成國表示,眼結膜下出血通常都是因為亂揉眼睛導致,也有人是因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寶寶如果一直高燒不退,除了要小心是流感或是腸病毒之外,還有可能是感染A型鏈球菌!小兒科醫師提醒,感染A型鏈球菌的病童,極可能會引起風濕性心臟病,家長要特別注意,一旦發現孩子有發高燒,最好是及早送醫治療,越早接受治療,就好得越快。 咽喉痛到連吞嚥都困難 一名八歲男童因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