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孕期未產檢的她,剖腹產下的雙胞胎嚇壞醫生!!一個是可愛女嬰,另一個竟然是…

孕期未產檢的她,剖腹產下的雙胞胎嚇壞醫生!!一個是可愛女嬰,另一個竟然是…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產婦姓張,懷孕期間肚子顯得特別大,全家人以為懷上了雙胞胎寶寶。

8月29日上午9點,張某分娩期已到,這才被趕緊送到金陽醫院婦產科。經產科主任初步診斷,張某懷的並不是雙胞胎。子宮裡除了胎兒外,還有一個巨大的子宮肌瘤,這種巨大肌瘤在婦女妊娠中十分罕見。醫生迅速佈置搶救流程,在確保母子平安的前提下切除子宮肌瘤。

孕期未產檢的她,剖腹產下的雙胞胎嚇壞醫生!!一個是可愛女嬰,另一個竟然是…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當日上午11點,在產科醫生的幫助下,張某先順利產下一個4.7斤重的女嬰。隨後,主刀醫師立即對張某施行子宮肌瘤切除術,由於肌瘤所處位置較深,切除難度大,醫生只能將大瘤分成若干小塊,一點一點地進行切割。半小時後,一個巨大型肌瘤順利從子宮內取出,一過秤,足足5斤重,超過了嬰兒的體重。

孕期未產檢的她,剖腹產下的雙胞胎嚇壞醫生!!一個是可愛女嬰,另一個竟然是…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婦女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疾病。有子宮肌瘤合併妊娠的婦女一定要定期做產檢。

孕婦定期做產前檢查的規定,是按照胎兒發育和母體生理變化特點制定的,其目的是為了查看胎兒發育和孕婦健康情況,以便於早期發現問題,及早糾正和治療。使孕婦和胎兒能順利地渡過妊娠期。

整個妊娠的產前檢查一般要求是9-13次。初次檢查應在停經後3個月以內,以後每隔1-2個月檢查一次,在懷孕6-7個月末(24-32週末)每月檢查一次,8個月以後(32-36)每兩週檢查一次,最後一個月每週檢查一次;如有異常情況,必須按照醫師約定複診的日期去檢查。

定期檢查能連續觀察瞭解各個階段胎兒發育和孕婦身體變化的情況,例如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是否正常,孕婦營養是否良好等;也可及時發現孕婦常見的合併症如妊娠水腫、妊娠中毒症、貧血等疾病的早期症狀,以便及時得到治療,防止疾病向嚴重階段發展。

本文引用自 今日頭條

本站即時熱門文章!

數萬人都在看!你還在等什麼?

25歲得到15億後,他賣光了家裡的所有東西!!帶著全家一直玩,沒想到最後結局竟然…

孕期未產檢的她,剖腹產下的雙胞胎嚇壞醫生!!一個是可愛女嬰,另一個竟然是…

她堅持不墮胎產下7胞胎,飽受世人批評!!18年後,7胞胎的變化太令人震驚了!!

孕期未產檢的她,剖腹產下的雙胞胎嚇壞醫生!!一個是可愛女嬰,另一個竟然是…

好帥!公公認為媳婦嫁進門就是傭人!老公不服霸氣回嗆讓大家讚爆了!!!

孕期未產檢的她,剖腹產下的雙胞胎嚇壞醫生!!一個是可愛女嬰,另一個竟然是…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近三十年來,衛福部、醫界與各相關單位持續致力於睡眠呼吸中止症衛教宣導的推動,民眾得以對此疾病提升認知,然而,仍有許多人暴露在風險之中而不知其危險。資深演員譚艾珍今年受邀擔任睡眠呼吸中止症衛教大使,以切身經歷提醒大眾,她說,以前未意識到打呼是一種「症狀」而非「習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874例本土個案,及108例境外移入,包含7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新北市新增360例 增加1中症病患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874例本土病例,為450例男性、423例女性、1例調查中,其中包含467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日對於5到11歲兒童是否接種新冠疫苗一事,各界熱烈討論,尤其是多家幼托中心出現群聚後,各界都希望能及早讓兒童接種疫苗。台大兒科醫師李秉穎出席今(14)日的指揮中心記者會,指出如以美國的兒童確診人數與死亡率比例做推估,如國內有萬名確診者,可能會出現10多位兒童死亡個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有鑑於新北市輕症居家照護上路,維護醫療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表示,為強化輕重症分流,確定病例可即時獲得醫療照護,調整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症分流收治條件。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醫院將僅收治中重症以上病患,血液透析、孕婦與高齡的確診者。而居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