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季節交換! 小心「面癱」發作

季節交換! 小心「面癱」發作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有民眾突然發現自己半邊臉癱掉,眼歪嘴斜,擔心中風了,嚇得趕緊就醫。經醫師評估後排除了中風的可能性,檢查後診斷為秋冬季節交替之際容易好發的「顏面神經麻痺」。

顏面神經麻痺 以春、秋兩季最好發

衛福部南投醫院賴卉蓮醫師說明,「顏面神經麻痺」分為中樞型及周邊型2種類型。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常見於腦中風、腦腫瘤或是頭部外傷等腦部傷患引起,症狀為單側歪嘴而眉眼不受影響,伴隨單側肢體麻木無力的情形。而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的發病原因尚不明,推測可能為病毒感染、自體免疫失調或生活壓力等原因引起,症狀為單側面癱、歪嘴、眼睛無法閉合、無法皺眉等症狀。

據統計每年在台灣平均每十萬人當中,就有15至40個病例,從小孩到老人都可能發生,沒有性別與年齡的差別,而且有復發機會;以每年季節變化時期最多,尤其春、秋二季節,是顏面神經麻痺好發的時間。

臉部按摩、臉部肌肉運動 促血液循環

賴卉蓮醫師表示,顏面神經麻痺在中醫屬於「面癱、口眼喎斜、吊線風、歪嘴風」等範疇,又名面癱。指一側面部肌肉麻木、口眼歪斜、而無半身不遂,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多由正氣不足,脈絡空虛,風寒、風熱之邪乘虛侵襲面部經絡,以致經氣阻滯,經筋失調,筋肌縱緩不收而發病,部分患者癒後可能復發。

臨床上可以中藥調理或針灸治療。臨床常用穴位如風池、陽白、攢竹、四白、迎香、地倉、頰車、顴顟、下關、翳風、合谷、足三里等穴。除了尋求醫師協助,平時在家也要做好自我照護,保持正常作息,勿熬夜。

賴卉蓮醫師表示病人可自行作臉部按摩及臉部肌肉運動(做鬼臉、吹口哨等),刺激局部血液循環,維持肌肉張力。進食後馬上刷牙、漱口,清除口腔內食物殘渣,維持口腔清潔。另外顏面神經麻痺會造成眼睛閉不起來的情形,容易導致眼睛乾澀的情形,必要時可使用人工淚液,睡覺時可以用眼罩保護,改善症狀。(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2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   1.可怕的不是癌症,而是「癌症的治療」。 為什麼一些原本很精神的人,得了癌症之後卻撐不了多久呢?這都是因為他們接受了「癌症的治療」。 只要「不治療」癌症,患者就會保持頭腦清晰的狀態,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只要處理方法得當,身體也能活動自如。有許多癌症是不會痛的。真的痛了,疼痛...

閱讀詳情 »

本文導讀:秋冬季節,天氣變得寒冷了,晚上睡覺前如果能用溫熱的水泡一下腳,不僅舒服,還有助健康,但是,泡腳也是要講科學的,如果使用不當,不僅不利於健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秋冬季節,天氣變得寒冷了,晚上睡覺前如果能用溫熱的水泡一下腳,那真是非常的舒服,而且,還對身體的健康有幫助,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但是...

閱讀詳情 »

 雞皮膚,學名叫毛囊角化症。很多人身上皮膚的毛孔,都會有那麼一點一點發紅的小凸起,更嚴重些的,毛孔顏色會變深,呈現暗紅或褐色,顆粒也會更粗糙,看起來很像是雞皮疙瘩,它最常出現的部位,是在上臂外側、大腿、頸部,甚至整個背部、臉頰——有些人腮幫子皮膚會顏色較深、也較粗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