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孩子到了3歲還不太會說話,上學更少與同學有互動,可能是這種病症作祟!!每100人中會有1人有這樣的特質,家長做這件事更重要~~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孩子到了3歲還不太會說話,上學更少與同學有互動,可能是這種病症作祟!!每100人中會有1人有這樣的特質,家長做這件事更重要~~

孩子不理人、少回應?要注意恐有自閉傾向!瑞瑞到了3歲還不太會說話,阿公阿嬤覺得只是「大隻雞晚啼」。進入幼兒園就讀後,老師觀察瑞瑞發現,他和同學少有互動,語言及社交發展較同齡孩子來得慢,因此建議家長帶至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就診。經醫師診斷,瑞瑞患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建議接受早期療育及教學輔導資源介入,並轉介臨床心理師進行治療。

自閉症非教養失當

成大醫院精神部醫師李姿誼表示,就精神醫學角度來看,「自閉特質」合併不善於人與人的互動溝通及過度執著於重複和一致性的狀況。每100人中會有1人有這樣的特質,此特質稱之為「自閉光譜/自閉類群 (autism spectrum)」。

若此一特質太過顯著,導致成長和生活上的嚴重困擾,即稱為「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 ASD)。這些表現是源於大腦內部神經結構與運作的特異,並非教養失當的結果。

自閉特質太強 會限縮向人學習的能力

李姿誼醫師表示,父母可以透過觀察孩子日常表現了解是否有自閉傾向,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孩子在2歲前可能會出現不看人、對其他人不在意或親疏不分、少用手指指物表達需求、少模仿行為、語言發展較慢,或是用特殊方式玩玩具,當孩子的自閉特質太強時,會限縮其向他人學習的基本能力,如觀察別人在做什麼、模仿別人,可能會明顯影響其語言及社交的發展。

目前自閉症類群障礙症雖尚未找到可以「根治」的辦法,但若能及早應用行為治療原則,促進孩子及早發展與他人一來一往的互動、遊戲和溝通,則可部分改善其困擾、提升適應能力。「家長參與」是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早期療育中重要的一環。

提升大眾理解程度 營造自閉友善環境

李姿誼醫師說,當照顧者能理解疾病所造成的影響,並學習合宜的互動及引導的技巧,就能更能持續協助孩子成長,希望藉由提升大眾對自閉特質的理解,營造「自閉友善環境」,尊重每個個體的價值,讓這些不同的孩子更有機會能發揮其潛能,擁有充實而自信的人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減重是許多愛美人士一生的志業,然而同事朋友不時的聚餐邀約,常讓想減肥的人陷入兩難。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觀察,許多減重民眾不知道如何調整生活及飲食,反而讓生活品質變差。醫師指出,控制體重必須仰賴飲食、運動以及生活習慣等多方搭配,不是一味要求忌口。 台灣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大多數人在生活中,一定有頭痛欲裂的經驗。其實會造成頭痛的病因五花八門,從常見的偏頭痛到危險的血管瘤、腦瘤,症狀都有些許的不同。曾經有位慢性頭痛長達20年的患者至門診求醫,他提到近半年來頭痛的頻率增加,更同時伴隨著視力衰退與右臉麻木,經過檢查,竟然在右眼後方長了顆腦...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你又火燒心了嗎?農曆新年、春酒旺季後,腸胃科門診量總是會比年前增加,常可見到民眾因為年節期間飲食較無節制,熬夜吃宵夜,加上一場又一場的春酒,經常吃飽後倒頭就睡,而發生胃食道逆流的困擾,門診觀察今年此類患者約增加2成左右。 火燒心、嘔酸 還會提高食道癌風險 書田診所...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流感肆虐,不少人不舒服就先吃成藥,一名四十五歲的王姓男子,上個月初服用2次成藥,從一開始的噁心、嘔吐快速惡化為呼吸急促,送醫檢查已是急性腎衰竭,追踨後仍須長期洗腎。醫師提醒,身體有任何病痛,不建議自己買止痛成藥吃,應該及早就醫確立診斷,再根據個別狀況,使用適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