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對食物過敏 我該怎麼辦?

孩子對食物過敏 我該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許多新手父母擔心孩子食物過敏,當過敏反應發生時,往往措手不及,不曉得該怎麼辦?根據《raisingchildren》,為避免孩子引起嚴重的食物過敏,應注意過敏原與接觸的餐具,購買前先仔細閱讀食品標籤,外出用餐時,先詢問菜餚的製備過程是否接觸過敏原等,盡量避免因為食材交叉接觸到過敏原,引起嚴重過敏反應。

免疫系統釋放化學物質 引起嚴重過敏反應

《URMC》指出,任何食物可以引發過敏反應,食物過敏是指小孩的身體對某種特定的食物產生反應,當免疫系統認為食物對孩子的健康構成危險,免疫系統會透過釋放組織胺和其他物質進入身體做出反應,這些化學物質會引起蕁麻疹、哮喘、口腔搔癢、呼吸困難、胃痛、嘔吐或腹瀉,即使是少量的過敏原與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有些反應能立即發生,有些則能在數小時後發生。

根據《clevelandclinic》,國外小兒過敏專家Jaclyn Bjelac博士指出,通常小孩食物過敏會在食用後30~60分鐘內會出現症狀,只有少部分需要經過幾小時才會有反應。針對常見過敏原有花生、堅果、雞蛋、貝類、魚、牛奶、黃豆、小麥有這幾項,過敏反應因人而異,過敏反應可以包括:

輕度至中度過敏反應 

1.嘴唇、臉部或眼睛腫脹

2.皮膚反應,如發紅、蕁麻疹或濕疹

3.口腔發麻或發癢

4.嘔吐、胃痛、腹瀉

5.鼻子充血

嚴重的過敏反應

1.呼吸困難

2.舌頭腫脹或嗓子緊縮

3.喘息或持續咳嗽

4.說話困難或聲音嘶啞

5.持續頭暈或昏厥

6.臉色蒼白或浮腫

閱讀所有食品標籤 外出就餐先詢問

沒有藥物可以防止過敏,如果孩子對食物過敏,外出吃飯一定要多加留意。根據《raisingchildren》,為避免孩子引起嚴重的食物過敏,應注意可能引起的過敏原與接觸的餐具。購買食物時,先閱讀食品標籤,比如牛奶蛋白可稱為「乳清」或「酪蛋白」,留意有些過敏食品的名稱不同。外出用餐時,先詢問服務員每道菜有那些成份,如何製備,是否接觸過其他食物等。最好避免使用自助餐或烤爐,因為食材在轉移到別的菜餚時,可能會因為交叉間接接觸到過敏原。

如果孩子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請先平躺或保持坐姿,不要讓孩子站立或走動,並緊急送醫,交由專業人員進一步檢查。假如孩子無法吃某些食物,擔心營養不足,建議與孩子的醫生討論,是否需要適量補充維生素,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資料:

What Are Signs That My Child Has a Food Allergy?

Food allergies in children and teenagers

Food Allergies in Children

【延伸閱讀
助聽損兒順利學習 選擇合適助聽輔具有技巧
小孩鼻水直流衛生紙不離手! 「減敏治療」有望擺脫鼻過敏
椎間盤突出導致痠痛痲 小針刀治療痠麻byebye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8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年2歲的小明從出生就被診斷為腦性麻痺,從小就有肢體張力異常的症狀,長期持續的肌肉收縮造成肢體僵硬、肌肉無法放鬆,就連翻身、坐穩等動作都很難達成,更別說要奔跑玩耍,直至參與輔以達治療後才得到明顯改善,現在小明不僅能順利完成翻身,也能短暫雙手撐地坐著,就連發聲與吞嚥的能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臺中榮民總醫院自1982年成立,歷經39年兢兢業業,2021年初,以心房顫動電燒手術聞名的陳適安教授接第10任院長,引領全院發展「尖端醫療、精準醫療、智慧醫療、再生醫療」,而今年五月時,台灣爆發新冠肺炎境內感染,中榮是全國首家承接衛福部「北病南送」醫院、治癒率高達10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市面上的牙膏產品琳瑯滿目,包括含氟、防蛀、抗敏感、防牙結石、減少牙菌斑及美白牙膏等。為了全面提升一般牙膏與漱口水的管理,食藥署自110年7月1日起,將非藥用牙膏及漱口水納入一般化粧品管理,產品須符合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規定,且需全成分標示,並符合化粧品成分相關規定,如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適當清潔臉部與身體,可以保持乾淨,但要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洗臉或沐浴用化粧品?你挑對了嗎?食藥署叮嚀,洗臉與沐浴用化粧品應挑選適合個人膚質且有完整標示之產品,並依使用說明正確使用,每日清潔不宜超過兩次,避免因過度清潔而造成肌膚傷害。清潔後出現緊繃不適 恐是清潔力過強皮膚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