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扁平足,家長該擔心嗎? 學企鵝走路可改善

孩子扁平足,家長該擔心嗎? 學企鵝走路可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孩子在學走路時,許多家長都會特別注意走路姿勢是否正確,常常擔心會有扁平足問題,但其實大部分幼兒時期的扁平足,都會隨著年齡增長的發育,逐漸恢復;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楊育菱指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足弓就會跟著孩子的活動產生變化,又以2歲到6歲之間發展最快,直到8至10歲左右就會漸漸發展成熟。

足弓支撐人體活動 宛如避震器功能

其實當人站立時,骨頭排列及韌帶會給予足弓支撐,行走時,肌肉也會扮演動態穩定的角色,幫助足部能承受全身重量,並給予支撐、伸縮、扭曲、彈跳等功能;楊育菱物理治療師表示,尤其內縱足弓,就是當人體行走或跑步時,透過適度的彈力與扭力,藉由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達到吸震的效果,讓人體可以適應各種地形,宛如避震器功能。

0到2歲幼兒O形腿 屬正常發育過程

楊育菱物理治療師進一步解釋,但幼兒的足部並未發育完全,也因此包括0到2歲時雙腳會呈現O形腿、2到4歲時為X形腿,都屬於正常的發育過程,直到4至6歲才會恢復正常排列,即使發現幼兒出現功能性扁平足現象時,家長也只需多觀察並追蹤足弓的形狀,一般而言5至7歲時就會逐漸恢復,最晚在十歲之前也會自然形成,僅5至10%的扁平足無法自然恢復。

透過足部運動 助幼兒足弓發育

家長也可把握幼兒2至6歲的足弓發育時期,透過足部運動來幫助足弓發育,像是利用腳趾做運動或和同伴互相踩腳踏車,或是學企鵝走路方式,也就是利用腳跟走路以訓練小腿前側肌肉肌力,但若發現屬於合併足外翻的扁平足,則需透過足弓矯正鞋墊加上運動,才能幫助足弓正常發展;楊育菱物理治療師呼籲,在孩子足部發展階段,家長只要多點觀察,就能避免錯誤的姿勢產生。

【延伸閱讀】

思覺失調不再反覆住院 新一代長效針翻轉復發陷落

防彈咖啡減重? 醫:成份不明恐傷身

試驗公布!第三代EGFR肺腺癌標靶藥一線首選 整體存活期逾3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7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失智症人數隨人口老化快速增加,但絕大多數失智症無有效治療方法。傳統的藥物與醫療,在這些病人的照顧上,並無法有效的抑止病程的惡化;同時,在退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生活功能喪失或是行為問題,也常使照顧者疲於奔命。為此,各縣市政府、醫療機構以及民間團體,針對失智失能的照顧問題紛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30多歲男性因車禍導致腦傷,智能及記憶力退化至學齡前程度,溝通答非所問,「這裡是哪裡?不知道啊……歐巴馬」、「現在是早上還是晚上?……歐巴馬啊…不知道…」該病患無法執行日常生活活動,凡事都叫歐巴馬,在病人圈內受矚目。雖然年輕,但因傷得太重,復健近半年未有起色,家人也相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少婦女罹患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需要接受婦科手術。根據中山醫院最新統計顯示,使用長效型止痛針劑的婦科病患,最快24小時能夠出院,而傳統止痛方式平均需要住院4至5天。疼痛不止痛 更會引起併發症台北中山醫院董事長、婦產科主治醫師陳福民表示,人體有5大生命徵象,包括體溫、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骨質密度輕忽不得!根據統計,約有八成的民眾在骨折發生後,才恍然大悟是骨密度出問題。為此,大林慈濟醫院骨質疏鬆中心特別成立「骨折聯合照護模式」,凡經由急診或門診評估為骨質疏鬆的病人,將進一步由個案管理師做後續追蹤與安排治療,不僅有效為民眾骨折缺口把關,最近更獲得國際骨鬆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