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童齒列凌亂咬合不正 除遺傳因素還有這些後天壞習慣

孩童齒列凌亂咬合不正 除遺傳因素還有這些後天壞習慣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現代孩童普遍都有牙齒凌亂的問題,若是平日刷牙時沒有仔細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很多死角無法刷除乾淨,造成食物殘渣累積在齒縫溝槽內,反而容易引發口腔健康問題。現在愈來愈多牙醫師提倡矯正應該從小開始,牙醫師宋慧玲認為,趁著孩子骨骼發育尚未定型前,可透過不拔牙的方式及早介入矯正,能擁有牙齒健康與美觀,一舉兩得。


一般而言,齒列不整、咬合不正的因素除了先天性遺傳之外,後天的各種壞習慣,例如:2歲後仍吸吮手指或奶嘴、習慣性舔牙齒、咬嘴唇、磨牙、以及因鼻塞過敏慣用口呼吸等,都會影響孩童顎骨發育不良,是造成孩童齒列不整的罪魁禍首。


宋慧玲指出,放任牙齒凌亂的問題不管,將衍生齲齒、牙周病,也會因為咬合不正、上下咬合不良,導致食物無法咀嚼完全便吞下肚,影響消化吸收,或是發音出現學習障礙,甚至在同儕間產生自卑心態等。


宋慧玲分析,通常上顎骨大約在9至12歲開始成長發育,這段時期被視為牙齒矯正的黃金期,趁著上顎發育未完成,介入矯正調整上下顎骨,就能達到矯正治療的目標。以往評估兒童矯正時,會根據顎骨大小與位置來考量是否需要透過拔牙增加空間,卻有不少孩子感到心理恐懼,另一方面,也有家長認為要等恆齒全部長出才適合進行牙齒矯正,而錯過最佳牙齒矯正期。


現今推崇的牙齒矯正方式已不需要等到恆齒全部生長完畢,宋慧玲表示,提早在混合齒列生長時期進行矯正,還可利用日式不拔牙矯正擴張器來調整口腔內空間,只需在夜間配戴6至8小時,使用快速矯正器及配合記憶彈線,透過穩定、連續性的力量,同時擴張牙齒及上顎骨,不僅疼痛感低,同時早期促進顎骨與齒槽骨正常發育,自然可微調咬合、改善臉型,更免受拔牙之痛,除了能讓孩子的牙齒排列整齊,也解決了咬合不正、或是經常鼻塞、用口呼吸的問題。


一旦恆齒全部生長完成,才發現牙齒仍然擁擠、沒有空隙進行齒列矯正時,往往需藉由拔掉多顆牙齒來爭取口內空間,隨著年紀增加,矯正治療的時間就需要拉長,困難度也相對增加,及早進行預防性矯正,更可以縮短矯正治療時間。宋慧玲提醒,現代孩童營養充足、發育較早,最好從9歲起平均3個月到半年就固定到牙科診所檢查,若有咬合不正情況,也能及早諮詢齒顎矯正專科醫師,擬定合適的牙齒矯正對策,及早解決齒顎問題。


更多NOW健康報導
▸肝臟問題有跡可循 皮膚發癢、泛黃、指甲變化都是警訊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炙熱高溫,狂灌啤酒,小心尿路結石上身。北市1名45歲男性上班族,世界盃足球賽開打期間,常與朋友暢飲啤酒,詎料,半夜竟突然血尿、腰側劇痛難耐,送醫急診發現有0.6公分的結石卡在輸尿管下方,經手術取出結石始擺脫疼痛。 夏日喝啤酒,可利尿還是容易得到結石?常讓民眾存有迷思。 台北市萬芳醫院泌尿科醫師石宏仁...

閱讀詳情 »

溽暑高溫,多吃蔬果還要補足「顏色」,儼然是夏日健康主流飲食之一。營養師指出,若要從蔬果中吸收豐富營養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遵循「彩虹飲食法則」,還能輔助減重、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更可排除身體毒素。 營養師黃苡菱指出,彩虹飲食主要是來自天然蔬果,5種不同色彩(綠色、紫色、紅色、橙黃色和白色),不僅五彩...

閱讀詳情 »

肚子上一圈又一圈的肥肉,總讓你難以釋懷?雖明知少吃多動是幫助遠離肥胖的不二法則,但卻老是因疲倦、食慾旺盛而難以改善?小心,恐是假性飢餓作祟惹禍!想要一甩肥胖問題,不妨可試著學會下列6招飲食秘訣,食用低GL指數的食物,就是有效戰勝假性飢餓的好方法! 肚子不餓,卻一直找東西吃?小心血糖調解失衡釀「假性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國泰醫療團送愛至斐濟,發現當地一名57歲女性,其右側甲狀腺腫如雞蛋,研判可能是因缺碘及愛吃樹薯等飲食因素造成,所以時常感到呼吸困難、有壓迫感,生活甚是不便,經醫療團評估後,採內視鏡進行「經口腔自然孔道甲狀腺手術」,不但順利切除雞蛋般大甲狀腺,術後更完全沒留疤,讓病人大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