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學子暑假做志工 利人利己樂開懷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放暑假了!莘莘學子們在長達二個月的暑假中,有何計畫?大林慈濟醫院則是有好多位學生來此做志工,有的在院內送病歷、協助病人就醫,還有人到院外的安養院關懷老人,來服務的學生們都覺得不但利人還利己。

「阿公、阿嬤,我來表演一首歌給你們聽!」十七歲的王觀媮在安養院裡用著不太流利的台語,賣力地表達自己的熱情與關懷;為老人家自彈自唱表演,唱歌之外接著再表演手語,老人家頓時享受子孫滿堂、承歡膝下的歡喜與溫馨。

原本內向、不善於與人交談的王觀媮,經過多次的志工參與機會後,擺脫了心理障礙,不再害怕人群,更懂得如何將歡笑帶給大家;她說,

除了學會如何與老人家溝通外,更讓原本不流利的台語進步許多。

「做志工不只是學習付出,更能透過醫院看到許多不同的人生故事,讓自己的心智獲得成長。」17歲的單子豪則是覺得來醫院做志工看到老人家,就會想起自己過世的爺爺,以前也都經常逗他笑、逗他開心,雖然爺爺不在了,但還是能夠將這份愛化作更大的力量,且會開始能夠體諒親人,更愛他們。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3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肥胖是一種慢性發炎狀況,低度發炎造成了肥胖,也增加得到慢性疾病的風險,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發炎和肥胖之間是否存在相向關係?體重增加已知同時增加全身發炎反應,但發炎是否也會造成肥胖呢?許多研究因此發展出預測體重是否會增加的發炎指標模式。飲食型態 會調節發炎反應曾耀賢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巴金森氏症發生率 隨年齡逐漸增加巴金森氏病是神經退化疾病盛行率第二名,盛行率約千分之一,僅次於阿茲海默症,以50至79歲為高危險族群,男女發病率約為5比4;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的發生率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早期症狀包括手部震顫、肢體僵硬及動作遲緩等運動障礙,但因容易控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高齡88歲的徐先生,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及心房纖維顫動,日前因暈眩、嘔吐到急診求診,檢查發現有硬腦膜下出血症狀,合併心室心搏過緩;醫師考量病患年事已高,採取微創方式植入「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手術僅花30分鐘、術後2天即出院,讓徐先生重拾健康生活。病患高齡、多種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美食當前卻吞不下?根據國內研究指出,台灣社區有將近21.8%65歲以上長者,每週至少3次有進食嗆到的現象;另外,則有12.8%經評估為吞嚥異常,即每10個高齡者可能就有1個有輕度以上的吞嚥障礙!爰此,國健署與中華民國語言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共同呼籲,長者應透過加強吞嚥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