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學會3C控血壓 抗壓達人就是你

學會3C控血壓 抗壓達人就是你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5月17日為世界高血壓日,主題為「Know Your Numbers」(了解你的血壓),呼籲世界各國政府重視測量血壓的重要性,加強民眾對血壓的自我管理!依據105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因高血壓有關的心血管疾病死因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在十大死因分別為第2位、第4位及第8位,共造成38,539人死亡,即每4.5人死亡中就有1人;因此透過「量血壓」,才能清楚掌握血壓狀況,遠離慢性病。

3成國人不知高血壓已上身

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結果發現,18歲以上國人一年內有23.7%未量過血壓,而其中以18-39歲之青壯族群3成以上尚沒有量血壓;另2014-2017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也發現,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達25.2%,邁入中年後 40歲以上盛行率更高達37.5%;國民健康署說,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自知率不到8成,因此有近3成的人不知道高血壓已悄悄上身。

避免白袍恐懼症 建置全國社區血壓測量網絡地圖

國民健康署指出,血壓是指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其受年齡、運動、肥胖、抽菸等因素影響。由於血壓升高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忽視,故有沉默殺手之稱。

國民健康署提到,一般民眾會接受量血壓服務,通常是在醫療院所,但往往又看到醫護人員血壓就不自覺飆高,進而出現白袍恐懼症。而為提升民眾對血壓量測的重視及便利性,整合了包括縣市衛生局(所)、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等約4,300餘家血壓量測服務資源,建置全國社區血壓測量網絡地圖,讓民眾可以就近在血壓站或社區藥局量血壓,還有社區藥師提供血壓諮詢服務,協助民眾做好血壓管理。

遵守血壓3C管理原則 沉默殺手無所遁形

除了善用血壓站測量血壓,做好血壓自我管理外,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民眾應掌握Check-規律測量,定期量血壓;Change-改變習慣,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以降低血壓,延緩藥物使用或減少藥物種類與劑量,以及Control-控制血壓,因血壓不是固定的數值,會隨著時間、情緒、季節有些許變化,所以量血壓最好居家進行,建議使用上臂式血壓計作為家中常備血壓計,採取每周七天早晚的血壓平均值等3C原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0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染結核菌不一定會酷酷嗽!一名82歲的阿嬤,日前出現上腹悶痛及拉肚子時,起初以為是胃病,經治療後症狀遲遲沒有好轉,而轉往衛福部彰化醫院就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其膽囊有個約8公分大的團塊物,研判是膽囊癌,經切片檢查,發現是結核菌感染,證實為罕見的「肺外結核」。上腹痛恐是膽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呼吸也危險? 肺腺癌患者半數不抽菸肺癌高居台灣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二名,以肺腺癌為例,一半的患者沒有抽菸習慣,罹癌原因包括長期接觸烹飪油煙、空氣污染等。根據統計,肺癌有特定的好發年齡,而家族病史也是發病的重大因素。高雄長庚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說,有家族病史的人得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現代婦女晚婚晚生育的情形非常普遍,一旦懷孕時,就非常緊張,對於飲食也很在意,都會上網爬文,但是網路上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文章,甚至指稱木瓜、薏仁、豆漿等食物不能吃,以免造成流產,這是真的嗎?網路流言令孕婦無所適從 都是沒有醫學根據說法台北中山醫院營養組營養師林素貞表示,門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頭暈的原因眾多,小至貧血、偏頭痛性眩暈,嚴重則可能是中風、腫瘤,先認識頭暈類型,才能對症下藥!75歲的林黃阿嬤常頭暈到感覺天旋地轉,不時送急診。林黃阿嬤有高血壓病史及先天性心律不整,高血壓會因為氣溫變化,造成不正常血管收縮,而心臟忽快忽慢、不正常跳動,心律不整,出現頭暈、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