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學習障礙、社交困難 苦於「微聽損」

學習障礙 社交困難 苦於「微聽損」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聽損分輕重 聽不清楚障礙多

聽損就像近視有輕重程度之分,助聽器矯正能協助聽清楚外界聲音,但程度較輕的「微聽損」容易被忽略,可能會造成小朋友語言學習障礙,或是成人的社交困難。丹麥資深聽力師Nishat Fatima指出,一般人能聽得見10dB以下的細微聲音,若是只能聽得到10-20dB以上的聲音,就會被歸納為微聽損狀態。

以為上課不專心 微聽損要聽清好吃力

微聽損者可能常被認為是上課不專心所以聽不清,或是聽不清尾音而誤解語義,有人甚至成年後都不知道自己原來有微聽損,難怪在嘈雜環境下要聽清楚,特別吃力。

Nishat Fatima表示,因為小孩從零開始,並沒有學習的參考框架,且他們的語言學習力還處於持續發展階段,所以能夠聽得一清二楚,聲音對他們而言很關鍵。對小孩而言,就算是微聽損,日後也可能對學習發展造成顯著的不良影響。如果發現有微聽損狀況,只要發現聽覺上有一些吃力,或是覺得很有挑戰性,就應該尋求專業的協助。


學習障礙 社交困難 苦於「微聽損」

別怕外界眼光 助聽器日益小巧選擇多

許多聽損者害怕外界眼光,遲遲不願及早配戴助聽器矯正,但其實現在的助聽器越做越小巧,選擇多元,甚至有最新科技模擬大腦全方位聽覺,更有助於患者從雜音中分辨語言。

助聽器業者國際業務副總Søren Høgsberg說,這種最新的助聽器科技具備強大的運算速度來分析配戴者所處聲音環境,在360度環繞聽覺設定中過濾雜音,讓配戴者所聽到的聲音更具體,改善一般助聽器較人工的音質,當聲音減弱就會聽不清旁邊、後方聲音的情況。

歐美聽力矯正普遍化 追求所愛無障礙

相較台灣,歐美民眾更能接受聽力矯正,認為助聽器就像戴眼鏡一樣的生活輔具。聽力師呼籲民眾,發現聽力有任何問題一定要儘早做聽力檢查,別再因聽力問題而出現社交障礙或被迫放棄熱愛的活動事物。

【延伸閱讀】

33國際愛耳日 艾怡良愛耳畫聲音

聽損失智風險增5倍 藝人阿西:大聲吼不自覺引誤會

雙側植入電子耳復健佳 0至60歲成效都驚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7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時序進入冬天,天冷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吃些補品,暖胃補身。不少人都認為,晚餐吃熱騰騰火鍋、喝熱湯,能夠溫暖全身,幫助晚上入睡。不過,中醫師表示,不是每個人的體質都適合進補,有一些體質的進補過頭,甚至可能釀成自律神經失調,反而造成失眠連連。吃完麻辣鍋難以入睡 心悸胸悶自律神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精準醫療透過基因檢測,助癌症患者精準投藥,但基因檢測結果出爐,除了提供選擇藥物的資訊外,還可能揭露自己帶有不同的癌症基因,即使未發生癌變,也讓患者不知所措。台灣乳房醫學會舉辦「精準醫療基因諮詢」專家會議,邀請衛福部次長石崇良,他表示未來將推動「癌症基因遺傳諮詢師」協助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長期受鼻塞困擾的46歲陳先生,因呼吸困難及頭痛的狀況越來越嚴重而前往就醫,經電腦斷層掃描後,驚見鼻息肉沿著眼眶長滿了整個鼻竇腔,即使經過手術開刀、傳統藥物治療並搭配日常照護清洗鼻腔,息肉仍如星火燎原般不斷蔓延,讓他感到相當沮喪。所幸,經醫師評估改以新型生物製劑治療,幾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新冠病毒不斷變種,全球追打疫苗的同時,自身免疫力提升才是對抗病毒最強後盾。多項醫學研究發現,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內細菌會逐漸增加,可能隨血液竄流全身而危害健康,或是遇有慢性疾病、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身體免疫力降低時,牙周病感染範圍也會擴大。專業牙醫師提醒,牙周病對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