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安心旅遊最快7月1日上路 李秉穎:國內安全可即早開放

安心旅遊最快7月1日上路 李秉穎:國內安全可即早開放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台灣趨於緩和,相關管制也陸續鬆綁,交通部正規劃民眾可享補助的安心旅遊,擬訂最快7月1日、最慢7月15日上路。對此,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按照國內疫情穩定狀況,在台灣旅遊相對安全,早就能提前開放了,但要特別注意,戴口罩、勤洗手,仍舊十分重要。
台灣無本土新增個案 國內防疫策略可鬆綁
李秉穎醫師表示,若到6月7日仍無本土新增個案,等於順利度過連續56天4個潛伏期,台灣可說是非常安全。因此,安心旅遊其實可以及早上路,政府步調相對緩慢,在國內旅遊其實已頗讓人放心,重點是針對境外移入個案的防備。

由於世界各國疫情持續發生,境外旅客若放鬆檢疫規定時,會有非常大的風險,相對於國內來說,為了經濟復甦,應逐步進行解封動作,恢復生活常態,醫師本身觀察現在人群聚集現象已很常見,包括百貨公司、夜市等處皆是。
中央流行疾情指揮中心宣布於6月7號起,國內防疫策略將大幅鬆綁,如看電影、看棒球雖要戴口罩,但可不受人數限制且可飲食。

戴口罩、勤洗手防疫 比僅以維持社交距離有效 
李秉穎醫師指出,阻斷新冠肺炎最好的方法就是戴口罩、勤洗手,不要太常觸摸眼鼻口,這是最有效也不需太多成本的做法,維持社交距離的政策,雖有防範病毒的效果,但有鑑於許多歐美國家,單純以社交距離防範病毒,反而陷入疫情爆發的情況。

直到現在歐美國家才採取像台灣等地,採取戴口罩的做法,戴口罩其實是比社交距離更有效又簡單的防範方式,在國內已無本土案例的情況下,可不必過度考慮社交距離。
國際旅遊仍需嚴格管制 建議協調安全旅遊觀念
至於何時開放國際旅遊,要視國際疫情而定。李秉穎醫師說有些發生零星個案的國家,並沒有嚴格限制旅遊,例如大陸許多省分,美國歐洲等國家,如澳洲、紐西蘭本土病例數目很少時,也有開放國際旅遊。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旅行時,特別是搭飛機的過程中,盡量不要接觸到其他國家的旅客,避免病毒感染的風險存在,建議外交部其實可以更主動的去跟其他國家連繫,協調國際之間一個安全旅遊的觀念。
【延伸閱讀】

家有鼻炎過敏兒好苦惱! 最新「減敏療法」擺脫鼻過敏

乳癌患者保有生育力不是夢! 抗荷爾蒙治療後如願得子

騎車通勤抗「疫」 戴口罩卻眼前霧茫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3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紅菜(紅鳳菜) 紅菜,一種充滿神秘色彩的蔬菜,又稱做紅鳳菜。第一次看到它在餐桌上時,我們都瞪大眼睛直挺挺地看著眼前這盤怪異的東西;外觀看起來像蔬菜,但底下的汁液卻有如血液般紅通通的,帶點紫紅色。 媽媽只輕描淡寫的說:「這個叫做紅菜,本來就是長這樣,很正常,吃就對了。」帶著狐疑的心情,還是乖乖聽媽媽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近70歲婦人,居住在南投信義鄉,近期常感覺胸口悶痛,不適感持續3個月,近兩日覺得胸口特別疼痛,絞痛到難以承受,他的先生趕緊驅車前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急診,經醫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隨即安排心導管手術,過程順利,保住生命。心血管疾病常居十大死因之中 拖延恐至生命危險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大量的醫學研究指出,重量訓練可以有效刺激肌肉生長,對健康有幫助,也有許多專家學者每天呼籲民眾運動,但還是有非常多人用許多藉口拒絕運動,其中很常見的便是「重量訓練容易受傷。」尤其受到國外的gym failed影片影響,挑戰大重量腳折斷、手骨折等,更是讓民眾害怕。物理治療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便利、便宜,台灣健保舉世聞名,每年就醫人次眾多,但最新1項研究卻發現,平均每600張處方箋,就有1張用藥異常,影響所及42萬病人,近6成年逾60歲的老病人。 該項研究負責人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李友專教授,他分析2017年健保資料庫,當年度全台灣醫院門診總共開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