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定期抹片檢查遠離子宮頸癌! 子宮切除者還要做嗎?

定期抹片檢查遠離子宮頸癌! 子宮切除者還要做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子宮頸癌位居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九名,主要是因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導致。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家庭醫學科洪恩琪醫師指出,臨床上,又以感染型HPV第16、18比例佔60至70%,雖感染後大多會自行痊癒,但仍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容易埋下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是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

抹片檢查發現子宮頸癌 所幸及時治療穩定追蹤

一名50多歲王小姐,日前做子宮頸膜片檢查時發現異常,醫師懷疑可能有麟狀上皮病變,經轉至婦產科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初期子宮頸癌,所幸經治療後,目前穩定門診定期追蹤。洪恩琪醫師表示,要預防子宮頸癌,除了透過接種疫苗、定期做抹片檢查,發生性行為時,也應全程使用保險套,減少感染機會。

男性也會感染HPV 嚴重甚至造成生殖器病變

洪恩琪醫師說明,根據研究顯示,女性一生中約有50至70%的機會感染到HPV,尤其初次性行為年紀較輕、伴侶性經驗較複雜、長期免疫力低落等情況,更增加感染風險;此外,男性也可能經由性行為感染HPV,但因感染後多無明顯不適症狀,導致部分男性患者感染到低危險型第6、11型HPV後,出現菜花或其他生殖器病變等情況。

定期抹片檢查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其實,若經診斷為癌前病變時,多數病患只需簡單手術就可治癒,即使經切片證實為癌症,若發現得早,治癒率相對也高。洪恩琪醫師強調,國民健康署建議三十歲以上的婦女,應每年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是未滿30歲但已有性行為三年以上的年輕女性,則可考慮選擇自費檢查,或為已進行子宮切除的婦女,因子宮頸仍有保留,也須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延伸閱讀】

植入去顫器怕感染! 抗菌網袋助一臂之力

乳癌人數飆最多、年輕化! 醫籲30歲以上女性篩檢乳房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0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從歐美國家紅到台灣的Tabata訓練,宣稱運動七分鐘就能燃燒脂肪!但國健署不是說至少要運動30分鐘以上才會開始燃燒脂肪嗎?真的有一分耕耘、十被收穫嗎?美國健康與適能期刊指出,做高強度訓練動作共12項,如開合跳、伏地挺身、深蹲、弓步等,而且,經過科學實證,這項Tabata...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氣喘反覆發作10餘年,37歲鄭小姐連工作都無以為繼,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倪永倫醫師找出病因,原來她愛美不想變成「月亮臉」,自己把藥物七減八扣,難怪效果不彰,經示範衛教與治療,病情明顯改善,鄭小姐也下定決心遵從醫囑,跟氣喘說拜拜。鄭小姐氣喘病史10餘年,各種治療氣喘藥物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糖友血糖控制不佳,恐造成交通事故!62歲的李先生,是名罹患糖尿病的計程車司機,為了搶時間載客人,經常錯過用餐、服藥時間,導致血糖長期高高低低,2年前開車途中,竟突然發抖、視線模糊,差點釀成車禍,讓他不得不中斷計程車事業。根據2010年美國聯邦汽車運輸安全管理局統計,糖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寶寶在滿了六個月之後,常常都有抓耳朵抓不停的現象。許多新手媽媽都有發現寶寶怎麼抓耳朵的頻率越來越高,時間也越來越長,擔心是否耳朵出現什麼問題,甚至認為是罕見疾病的徵兆。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邱南昌表示,從寶寶出生到一歲半左右都在口慾期,而口慾期的寶寶對於任何新奇有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