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定期抹片檢查遠離子宮頸癌! 子宮切除者還要做嗎?

定期抹片檢查遠離子宮頸癌! 子宮切除者還要做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子宮頸癌位居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九名,主要是因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導致。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家庭醫學科洪恩琪醫師指出,臨床上,又以感染型HPV第16、18比例佔60至70%,雖感染後大多會自行痊癒,但仍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容易埋下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是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

抹片檢查發現子宮頸癌 所幸及時治療穩定追蹤

一名50多歲王小姐,日前做子宮頸膜片檢查時發現異常,醫師懷疑可能有麟狀上皮病變,經轉至婦產科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初期子宮頸癌,所幸經治療後,目前穩定門診定期追蹤。洪恩琪醫師表示,要預防子宮頸癌,除了透過接種疫苗、定期做抹片檢查,發生性行為時,也應全程使用保險套,減少感染機會。

男性也會感染HPV 嚴重甚至造成生殖器病變

洪恩琪醫師說明,根據研究顯示,女性一生中約有50至70%的機會感染到HPV,尤其初次性行為年紀較輕、伴侶性經驗較複雜、長期免疫力低落等情況,更增加感染風險;此外,男性也可能經由性行為感染HPV,但因感染後多無明顯不適症狀,導致部分男性患者感染到低危險型第6、11型HPV後,出現菜花或其他生殖器病變等情況。

定期抹片檢查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其實,若經診斷為癌前病變時,多數病患只需簡單手術就可治癒,即使經切片證實為癌症,若發現得早,治癒率相對也高。洪恩琪醫師強調,國民健康署建議三十歲以上的婦女,應每年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是未滿30歲但已有性行為三年以上的年輕女性,則可考慮選擇自費檢查,或為已進行子宮切除的婦女,因子宮頸仍有保留,也須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延伸閱讀】

植入去顫器怕感染! 抗菌網袋助一臂之力

乳癌人數飆最多、年輕化! 醫籲30歲以上女性篩檢乳房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0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40歲女性有一陣子手腳常不自覺抽動,肢體也有點無力,看診時醫師診斷是癲癇發作,深入檢查顯示,她大腦長了顆約三公分大的腫瘤,腫瘤引發癲癇,造成手腳抽動與肢體無力,醫師換了數種藥物,好不容易先把癲癇控制下來,所幸經過腦瘤摘除手術,她的癲癇症狀終於緩解,目前已恢復正常...

閱讀詳情 »

喜歡刻意節食,營養失衡,或是喜歡宅在家,缺乏太陽光照射的人,小心會缺乏維生素D,不但長期有骨鬆風險,甚至可能導致失智、癌症上身。如何知道自己缺乏維生素D?藥師表示,事實上,缺乏維生素D有10大徵兆,常見包括:容易感冒、肥胖、容易抑鬱、經常骨頭疼痛等。聰明攝取維生素D也有訣竅,大家不妨快筆記! 高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5歲的POLI(化名)1~2週前發燒、全身肌肉痠痛、咳嗽、喉嚨痛,感冒的症狀隨著時間過去已逐漸改善,但是他卻感到越來越喘,於是到急診求診。急診醫師初步檢查發現心臟擴大、心臟收縮功能嚴重下降!緊急照會心臟科醫師後,高度懷疑是「急性心肌炎」。安裝葉克膜 確診為「急性心肌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為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活動,社團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連續八年皆針對主題企劃多元活動共襄盛舉。今年也特地在中正紀念堂演藝廳舉辦「愛正閃耀」音樂會,邀請到中中山椿萱合唱團、協會北區原野非洲鼓樂團、口琴演奏、古箏獨奏等各項精彩的節目內容,期盼藉由活動提高大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