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定期篩檢及早發現 讓你「腸」保健康

定期篩檢及早發現 讓你「腸」保健康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柯欣妤報導)

由於現代人外食比例高,高脂肪、低纖維、多紅肉,又缺乏運動,導致罹患大腸癌的比率逐年攀升。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統計資料,104年全國大腸癌發生人數達1萬5,579人,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平均33.7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104年臺北市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918人,居臺北市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平均每天有5人罹患大腸癌。

為了國人健康著想,國民健康署針對年齡介於50歲到74歲區間的大腸癌好發族群,提供每2年1次免費、快速又簡便的糞便潛血檢查。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若是民國57年以前出生,而且106年至今還沒進行糞便潛血檢查的民眾,只要攜帶健保卡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接受篩檢,就可以獲得台北卡集點點數100點,並兌換悠遊卡加值金100元。

外食營養不均  增加罹癌風險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大腸癌發生人數,隨著外食民眾增加而上升,105年大腸癌已經成為臺北市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由於大腸癌早期並沒有明顯症狀,如果沒有接受定期篩檢,很難提早察覺,等到有血便或大便型態異常時,通常已經為時已晚,因此呼籲民眾定期前往醫院檢查,若診斷結果為陽性,應該進一步做大腸鏡確診檢查。

依據國民健康署分析,經由篩檢發現的大腸病變,有94.2%是處於癌前病變及0-2期癌症的早期病變,預後極佳;不是經由篩檢所發現的大腸癌,僅有43.1%處於早期,預後相差非常多,且0期到1期大腸癌治療5年存活率高達8成以上,到了第3期大腸癌5年存活率則降至不到6成,定期篩檢才能及早治療,不讓癌症惡化。

簡訊電話不漏接  篩檢護身又賺錢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了加強大腸癌首篩市民的健康照護,提升篩檢率,展開「臺北市57年次首篩族全面通知」,從106年12月起,以語音電話開始提醒年滿50歲(57年次)的市民參加大腸癌篩檢,再由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人員持續聯繫並提供相關服務;同時也透過「手機簡訊」及「電子郵遞ePOST」方式通知,針對完成篩檢的民眾,並給予台北卡點數100點,讓明眾可以兌換悠遊卡加值金100元,盼能藉此喚起首篩族正視自身健康。

黃世傑局長表示,臺北市「癌症防治便利網」目前已經有臺北市醫師公會、牙醫師公會、台北市中醫師公會、臺北市藥師公會及NGO 團體等,成為臺北市的「健康好站」, 107年將延續跨域合作的模式擴大群體力量。市民也可以自行下載「健康好站~台北防癌一指通APP」,蒐尋「離自己最近」的癌症篩檢醫療院所,選擇看診時段或運用APP程式聯繫院所,提早掛號快速完成篩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1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治療痛經或寒性腹痛: 女性痛經或因受涼導致的腹痛,可用毛巾熱敷,能起到化淤、理氣止痛的功效。   防治頸椎病: 早期頸椎病症狀,如脖子發硬、痠痛或受涼後出現輕微疼痛,可用毛巾熱敷改善症狀,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預防頸椎病。   緩解臀部疼痛: 臀部肌肉僵硬伴...

閱讀詳情 »

按摩這些養生穴位最能保護眼睛。高科技的今天,工作面對著電腦,途中玩手機看電影、或閱讀電子書、或玩遊戲等,長期天天如此,出現眼睛疲勞、視力糊塗等症狀。中醫認為,穴位按摩可有效護眼、療眼疾。 印堂穴 位於兩眉連線的中點。按摩此穴可以起到安神定驚、醒腦開竅、寧心益智、疏風止痛、通經活絡的功效。按摩時將中指...

閱讀詳情 »

治療風濕病民間有很多偏方,有時候治起來還真見效。以下幾種方法不妨試一試: 1.常飲蜂王漿。每天服用5~10m l蜂王漿,連服2~3個月,可使關節疼痛明顯減輕,關節活動得到改善。 2.常飲鮮牛奶。每天服用鮮牛奶500ml有助於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因為類風濕病在整個病程中,均缺鈣,牛奶不但營養價值高,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冬天一到,三五好友聚餐的首選經常是火鍋店,但許多愛美怕胖的女性不禁望之卻步,因為大家都說「吃鍋必胖」!營養師程涵宇表示,吃對火鍋其實很健康,只要記得幾個原則,讓你冬天吃鍋不會胖。冬天吃鍋往往會吃下1500大卡,相當於一個成年女性一天所需的熱量。再搭配含糖飲料、冰淇淋、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