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害怕因催生吃到「全餐」?!掌握催生3大時機...

掌握催生3時機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總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士文

在懷孕過程中,爸爸媽媽都相當期待小寶貝的到來,但當預產期將近卻遲無產兆,難免會讓人擔心胎兒的狀況,催生與否自然也成為孕媽咪的煩惱!

害怕因催生吃到「全餐」?!掌握催生3大時機...

催生是選擇自然生產的媽咪可能會碰到的問題,因此「聽說催生會更痛?催生藥物會不會留下後遺症?刺激性食物能讓胎兒提早誕生?」等相關議題倍受囑目,國泰綜合醫院總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士文表示,催生與否和方式,視個人狀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何謂催生?

「催生」意指,使用藥物讓身體模擬生產狀態,其前提必須是孕媽咪已經出現「有效且規則的陣痛」,例如:子宮頸逐漸擴張、變薄但子宮收縮強度不夠,或是雖有規則性陣痛,但子宮頸未軟化,就必須使用藥物強化自然生產應具備的條件,幫助產程進展。

或許媽咪會問,通常過了預產期,醫師會視母胎狀況決定是否進行催生,但此時並無產兆,又為何稱為催生呢?林士文醫師指出,正確來說,過期妊娠須以醫療方式介入誘發自然生產,或甚至是胎兒未足月但合併重大異常,脫離母體存活機率較高時所使用的方式,稱為「引產」,因為催生與引產所使用的藥物與時機重覆性多,為避免大眾混淆,多數婦產科醫師會以催生來說明,但無論是催生或引產,都是以母子均安為目的。

 

催生時機1:產程不順

「自然產有多痛?」這個問題是許多女性害怕生產的原因之一,林士文醫師說明,每個人對於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而待產過程造成疼痛的主要原因為子宮強力收縮,宮縮強度漸增、子宮頸擴張、胎頭逐漸下降,是自然產的必經之路。他表示,從規則陣痛開始至子宮頸全開,稱為第一產程,催生與否便視此階段的狀況而定,第一產程中,子宮頸擴張進入加速期時,約每1小時擴張1公分,如擴張程度停滯不前,就會依據產婦及胎兒狀況,評估是否使用催生藥物強化生理反應。

害怕因催生吃到「全餐」?!掌握催生3大時機...

 

催生時機2:過期妊娠

目前醫學研究並未發現開啟生產機制的關鍵為何,因此,需依照孕媽咪的經期及胚胎大小,推算生產日期,幫助孕媽咪在預產期將近時,提高警覺並隨時做好生產的準備。林士文醫師表示,過期妊娠定義為懷孕超過42周,通常此時可能會面臨胎盤漸漸老化,功能衰退,使胎兒無法獲得充足的營養與氧氣;胎兒過大增加自然產困難;羊水變少,增加子宮收縮對胎兒造成的壓迫,影響血液循環或甚至使胎便被擠出,再經由羊水被胎兒吸入,造成吸入性肺炎等,可能使胎兒面臨存活條件變差的狀況。

因此,在懷孕40至42周之間,婦產科醫師會評估母體和胎兒的狀況,例如:透過胎兒監視器,監看胎兒心跳、臍帶與胎盤血流、體重大小等,如須提前生產,便會評估母體狀況是否適合使用催生藥物,誘發生產機制。

 

催生時機3:破水&特殊狀況

胎兒生長在充滿羊水的羊膜腔內,而造成羊膜破裂,羊水流出的狀況稱為破水。破水的原因有很多,足月破水主要是宮縮壓力加上羊膜變薄所致,但若無其他產兆卻發生破水,稱為早期破水,其可能原因如:子宮受外力撞擊、子宮過度澎脹、子宮頸較短,甚至是泌尿道感染等。

害怕因催生吃到「全餐」?!掌握催生3大時機...

林士文醫師強調,無論是足月破水或早期破水,若孕婦破水時間太長,可能造成羊膜腔感染,感染狀況若可能危害母胎安全,就必須評估是否讓胎兒先出生。此外,若罹患子癇前症、妊娠高血壓或胎兒太大等,增加生產風險或造成生產困難的狀況時,同樣需考慮催生或剖腹產。

 

本文出處

害怕因催生吃到「全餐」?!掌握催生3大時機...

※原文刊載於2017年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68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台北慈濟醫院於全球牙周健康日(5/12)前夕,與台灣牙周病醫學會共同舉辦「擁有健康牙周,享受美麗人生」記者會暨衛教講座,牙科部醫師就牙周病的病因與對身體的影響作說明,並提供口腔清潔衛教示範。現場民眾在醫師詳盡解說與示範後,對牙周病有更深一層的了解,透過提問,釐清牙齒保健正確觀念。 63歲的周先生,...

閱讀詳情 »

若罹患癌症、精神疾病、罕見疾病、或其他疾病須持續治療照護者,長期就診的醫療費用往往會造成家中經濟的負擔。有鑑於此,中央健保局針對30大類重大傷病給予重大傷病證明,患者可望在有效期限內就醫時免繳診療費用中自行負擔之費用項目,以減輕經濟負擔。然而,像是癌症中較輕微的原位癌,也可申請重大傷病證明嗎?答案是...

閱讀詳情 »

中耳炎是幼兒感冒或是鼻過敏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到底什麼是中耳炎呢?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林婉妮醫師表示,中耳炎就是中耳腔感染發炎的狀況。常見因孩童上呼吸道感染或是鼻過敏後病菌或是鼻涕經由耳咽管進入中耳腔產生中耳發炎的情況。林醫師提醒,若發現孩童感冒久久未癒,且孩子常會不自主拉扯耳朵或是表達耳朵內疼痛時...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鍾藝 某些食物不僅不會增加我們攝入的卡路里量,甚至需要我們消耗更多的卡路里來消化它們,這絕對是減肥一族夢寐以求的「神仙食物「。不過近日,所謂的「負卡路里食物」被證明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它們並不存在。 這項研究是目前為止第一個對食物負卡路里進行探索的實驗,在此之前,「負卡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