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害怕術後長出蜈蚣疤? 醫師教你正確護理事半功倍

害怕術後長出蜈蚣疤? 醫師教你正確護理事半功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人都難保不會有意外發生,而當發生皮肉傷需要護理時,最怕留下疤痕,或是手術需要縫合時,也很怕傷口會留下疤痕,甚至有人會出現蟹足腫,長出有如蜈蚣般的疤痕;到底該如何護理才能避免肌膚產生疤痕呢?是否有什麼護理產品有助於使傷口癒合呢?《中庸》言:「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在護理傷口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傷口深度、癒合時間、感染和張力 都是疤痕形成原因

馬偕醫院整形重建外科主治醫師姚文騰表示,受傷之後,身體會有修復機制,由纖維母細胞分泌膠原蛋白修復傷口。而傷口深度較深或是癒合時間較久,以及是否有感染和傷口的張力太強,都是導致疤痕形成的原因;而在傷口護理時,要使傷口不產生明顯的疤痕,務必要將傷口盡快清理乾淨並縫合,做好消毒且覆蓋合適的敷料,不要使傷口暴露接觸到生水與髒物造成感染。

傷口護理前六個月是黃金期 建議使用免縫膠帶半年

要如何預防傷口出現難看的疤痕呢?姚文騰醫師指出,傷口護理前六個月是很重要的黃金期,針對手術類型的線性傷口,需要使用免縫膠帶固定,降低傷口裂開的機率可使疤痕修復快,進而不會容易產生肥厚性疤痕和蟹足腫;而免縫膠帶的使用時機,在傷口拆線後持續使用半年,能幫助癒合及預防疤痕。

預防疤痕生成 免縫膠帶黏貼要與傷口垂直

姚文騰醫師進一步指出,使用免縫膠帶不用天天換,保持乾燥可五至七天換一次,免縫膠帶一來可取代外層的縫線,其二是對傷口進行適當壓迫,避免細胞不正常增生而產生疤痕。至於免縫膠帶正確黏貼方式,方向要與傷口垂直,提供足夠張力,尤其是四肢與關節處最需要正確黏貼避免活動造成傷口皮膚張力過大,且黏貼時不要拉扯膠帶也不要重疊,要有點間隔。如擔心傷口感染,也可使用含碘的免縫膠帶在避免傷口裂開的同時也達到抑菌的效果。

一般外傷護理 不沾黏敷料可降低換藥疼痛感

手術傷口和一般外傷的傷口護理是有差異性的;姚文騰醫師說明,手術縫合傷口是乾淨的,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後使用免縫膠帶即可,但是擦傷與割傷等外傷,怕有傷口不乾淨與感染疑慮,應先用優碘清潔消毒,之後再用抗菌藥膏,且要視傷口狀況用抗菌敷料,對於一般外傷或沒有拆線等容易有分泌物的傷口,可使用含不沾黏傷口棉墊的敷料,避免血水組織液和敷料黏在一起,導致撕除敷料時連同新生組織一起撕下來,造成換藥時的不適及疼痛。

沒有預防疤痕生成 長出蜈蚣疤還會刺痛與搔癢感

手術後傷口若是沒有用免縫膠帶或除疤凝膠,很可能一、二個月就長出蜈蚣疤痕。姚文騰醫師強調,蜈蚣疤痕除了外觀不好看,且會造成刺痛與搔癢感;門診中,有些病患受傷後在傷口癒合的過程,沒有進行適當的疤痕預防護理,結果三個月後傷口產生肥厚且凸出疤痕,因為已過了傷口護理的黃金期,最終只能透過打消疤針與雷射,將疤痕切掉再重新縫合,讓除疤程序變得更麻煩,所以民眾有疤痕上的疑問就要立即處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7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4歲的小琪,吃飯總喜歡將飯菜含在嘴裡,每餐都要吃上2、3個小時,加上家長疏忽潔牙的重要,日前帶孩子到診所檢查,竟發現有6顆蛀牙,其中5顆臼齒蛀得很深,需要使用不鏽鋼牙套,另外1顆門牙,則以透明乳牙套加以矯正治療。許多孩子喜歡邊吃邊玩、邊玩邊吃,拉長用餐的時間。新北市牙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在台灣,平均每年有近20萬個新生兒,其中早產兒的比例佔8%~10%,每一年將近兩萬多個早產兒。這些小腳丫還來不及準備妥當,就必須提早面對艱難的成長歷程、父母的疑慮,以及一個未知的未來。事實上,只要有完整的醫療照顧,早產兒已有很高的治癒率,只要給他機會,他就可以如你我般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印度恰蒂斯加爾省政府日前推動家庭計畫,為83名婦女進行腹腔鏡輸卵管切除術,迄今導致有8名婦女死亡、15人情況危急,死者大多不滿30歲,目前原因待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歐名哲表示,正常腹腔鏡輸卵管切除術成功率極高,恐是用錯氣體導致栓塞,進而造成死亡。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經常半夜起床找東西吃,或是晚上睡前不吃點東西就全身不對勁的人,要小心了!根據美國心理學教授斯坦科德及其團隊研究顯示,這種狀況可能是得了「夜食症」,而夜食症患者其實患上了三種失調症 ─ 飲食失調症、睡眠失調症和情緒失調症。長庚一般精神科陳景彥醫師表示,國外所稱的夜食症,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