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家長再撐一下!腸病毒估11月底脫離流行期 雙北、宜花東還得警戒

▲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手部衛生與環境消毒十分重要。(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長再撐一下!疾管署今(12)日預估,腸病毒疫情在接下來的兩周可望持續下降,最快月底就可以正式脫離流行期,不過,目前全台還有雙北、新竹以及宜花東等地區的疫情仍在流行閾值以上,國內也新增1名南部9個月大男嬰因感染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心肌炎,所幸經住院治療已返家。

該名男嬰,是在10月24日因反覆發燒就醫,26日進一步出現持續高燒、四肢及軀幹出現紅疹,且出現食慾及活動力下降等重症前兆,再次就醫後被收治住院,住院期間出現嘔吐、盜汗、心搏過速、持續發燒、活動力低下及驚嚇反射等症狀,診斷疑似腸病毒感染併發心肌炎。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男嬰經檢驗審查確認感染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還好經治療後症狀改善,已於11月6日出院返家,而疫調顯示,男嬰的4歲姐姐先前亦因感染腸病毒發病。提醒民眾一旦家中幼兒感染腸病毒,務必留意其健康狀況,若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醫治療,以降低併發重症或死亡風險。

根據疾管署監測,上周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1萬1409人次,與前一周持平,目前疫情仍處於流行期;今年累計有57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其中包含1例死亡病例,以感染腸病毒71型45例為多。

好消息是,羅一鈞說,疾管署預估最快月底即可以脫離腸病毒的流行期,目前中南部各縣市皆已先一步脫離流行,不過,雙北、新竹以及宜花東等地區還不能掉以輕心,再次呼籲,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民眾一旦發現家中感染腸病毒之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全身肌肉突然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大醫院接受治療。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國登革熱爆5年來最高峰 過去少見病例的雲南、江西都列旅遊警示

校園營養午餐開放「氟鹽」護齒 食藥署祭出標示新制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嚴防海外第二波疫情入侵台灣,防疫「秋冬專案」明天將正式上路,不但8類場所強制戴口罩之外,包括國人在內,只要入境台灣一律須檢附陰性證明,引爆新一波「海歸返國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最新統計,昨機場出現近期返國人數最高峰,單日衝破4千人。而沒陰性證明想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秋冬專案要求入境須檢附陰性證明前一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再新增24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其中案654的本國籍20多歲女性,赴英國留學,早在11月13日就在英國當地確診,卻無視現行針對確診國人若想回台的二大條件,自行登機回台,陳時中強調已經違...

閱讀詳情 »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嚴峻,連3天境外移入病例以印尼為大宗,今更一口氣暴增20例來自印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召開臨時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為維護國內防疫安全及減少印尼籍移工境外移入病例持續發生,自今年12月4日至17日,將暫停引進印尼籍移工入境來台工作二週,並視當地疫情,再評...

閱讀詳情 »

▲洪健清教授(左)與杜思誠主任共同呼籲,HIV防疫應參考三大建議進行超前佈署。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杜思誠主任分享其他國家疫情下的HIV防疫狀況。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李映萱 / 台北報導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11月入冬以來已累積超過百例的新增案例,而這樣的疫情狀態同樣也影響HIV治療與預防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