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寒假孩子久坐時間明顯增加! 專家教如何提升活動量

寒假孩子久坐時間明顯增加! 專家教如何提升活動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放假時,青少年從事靜態型活動所花費的時間,如上網聊天、打電玩、看電視等,明顯多於平日。像在平日,有38.5%受訪者每次花2小時以上以線上/通訊軟體聊天,假日則上升至 53.1%;打電玩的比例,也自平日的29.4%上升至 47.4%,以上是董氏基金會2020年針對六都青少年調查結果。

有無運動習慣 影響心理健康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根據韓國一項針對2015-2017年《韓國青少年風險行為網路調查(KYRBWS)》結果發現,與沒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相比,每周運動五次以上者,承受壓力的可能性較小;平日花較多時間久坐及念書者,容易感到更大的壓力,顯示運動確實能有助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久坐時間長 憂鬱指數愈高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董氏基金會於2020年以六都國高中職生為對象進行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222份,結果發現,受訪者假日時所從事的休閒活動前五名依序為:線上/通訊軟體聊天、打電玩、念書/寫作業、看電視、補習,皆是坐式靜態活動;進一步分析,假日上網總時數≧6小時者,近半年總是感到壓力的比例較高,且憂鬱指數愈明顯。

此外,坐比動的時間長,上網時間過度也會影響至身心狀況。葉雅馨主任建議,放長假時,家長更應要留意孩子的生活作息,盡量維持基本規律作息的要求,不因放假改變原早睡早起的習慣,可安排一些休閒活動或親子運動時間,從中讓孩子發展出不同興趣或嗜好。 

5-17歲青少年 每天至少進行一小時中或高強度運動

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提及,在2020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關於身體活動量的相關策略,建議 5-17歲青少年每天應至少進行一個小時中或高強度的活力型運動,例如快走、跑步、籃球、游泳等,且每周應包含至少三次加強肌肉及骨骼的活動;若無運動習慣,不必一開始要求每天達成一小時,以漸進式的方式,從每天至少25或30分鐘,適應後再逐漸增加運動時間。 

【延伸閱讀】

心肌梗塞預防藥物要吃多久? 心臟科醫師這樣建

近視好困擾? 醫師也做近視雷射矯正視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別小看子宮肌瘤問題!近日補教名師陳子璇因屢感疲勞不適而就醫檢查,沒想到檢查結果竟發現,其子宮長滿10多顆肌瘤,甚至還有2個拳頭大的子宮肌腺瘤,若不緊急開刀恐有生命危險。而此消息一出也引發不少女性擔憂,忍不住詢問子宮肌瘤真有這麼可怕嗎?哪些情況非開刀不可呢? 子宮肌瘤是常見婦科腫瘤 20~40%女性會...

閱讀詳情 »

僵直性脊椎炎發作時有多痛?一般人很難想像,曾有住院醫生痛到無法從值班室走到護理站,剛開始也誤以為背痛是因為打籃球,去復健也沒有改善,甚至一度因病痛想放棄從醫,直到正確診斷治療後,終於找回目標,決定成為風免專科醫師。 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主任黃光永說,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不能只靠醫師開藥,...

閱讀詳情 »

冬天就是要享受泡湯啊,特別是在溫泉資源豐富的台灣,泡湯已經成為親子休閒活動。不過,溫泉「水溫」以及「泉質」是影響皮膚的兩大關鍵,溫泉中會含有一些離子化合物,例如碳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氯離子等,如果泡湯不慎,有可能出現過敏、毛囊炎等皮膚狀況,以及也可能造成私密處隱憂。 泡湯好處多 先了解溫泉泉質 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全球老年人口比例逐年提高,台灣老年人口更突破 14 %,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使得相關議題備受注目。高齡社會不單單是長者數量增加,接踵的各種情形,包含整體人口老化、長者安養等,甚至還會面臨勞動力減少、少子化等衝擊。因此,政府積極推動「長照2.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