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陳子璇子宮滿滿肌瘤急開刀 子宮肌瘤6情況要當心

別小看子宮肌瘤問題!近日補教名師陳子璇因屢感疲勞不適而就醫檢查,沒想到檢查結果竟發現,其子宮長滿10多顆肌瘤,甚至還有2個拳頭大的子宮肌腺瘤,若不緊急開刀恐有生命危險。而此消息一出也引發不少女性擔憂,忍不住詢問子宮肌瘤真有這麼可怕嗎?哪些情況非開刀不可呢?

陳子璇子宮滿滿肌瘤急開刀 子宮肌瘤6情況要當心

子宮肌瘤是常見婦科腫瘤 20~40%女性會發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子宮肌瘤是臨床上相當常見的婦女疾病。根據統計,年過35歲以上的婦女,約有1/5者長有或大或小的肌瘤;而40歲以上的婦女,更有2/5以上的人有子宮肌瘤問題。雖然臨床上發現,絕大多數有子宮肌瘤的患者,其肌瘤多屬於良性腫瘤,且終其一生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症狀及影響。

子宮肌瘤有惡化風險嗎?有千分之二、三機率

但周宗翰中醫師仍提醒,即便機會不大。可事實上,子宮肌瘤仍有千分之二、三左右的可能會成為,惡性子宮平滑肌肉癌(LMS)、子宮內膜間質肉癌(ESS)、惡性彌勒氏管混合肉癌(MMMT)等子宮惡性體瘤。

且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子宮體肉瘤生長快速,有極高機率可能藉由淋巴和血液循環系統,進一步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遠處轉移風險高。因此,這類子宮惡性體瘤,即使手術切除,加上放療、化療,往往預後也大多不太好,復發率極高、死亡率常常超過一半以上,民眾一定要特別注意。

陳子璇子宮滿滿肌瘤急開刀 子宮肌瘤6情況要當心

如果患者一年內肌瘤長大3~5公分以上;或是幾個月內從2公分長到4公分,再長到7、8公分。抑或是經過中醫調理後肌瘤並沒有顯著的減緩增長,就會建議是否要做更精密的檢查以決定是否要開刀。

非開刀不可嗎?子宮肌瘤患者出現6症狀要當心

周宗翰中醫師也強調,正因為子宮肌瘤能有惡化為子宮惡性體瘤的可能性。所以在臨床門診上,面對子宮肌瘤問題,第一會先排除是否有子宮惡性體瘤的疑慮;並多留意患者是否因子宮肌瘤出現不適症狀,而非單純只看肌瘤大小。一般來說,若臨床上發現婦女有以下6情況時,就會建議女性朋友儘速轉診至西醫,進一步接受超音波診斷確認,評估是否有進行開刀治療的必要較有保障:

情況1/在追蹤檢查中日益快速變大:

通常子宮肌瘤正常的生長速度為一年1公分左右,一般來說,經過中醫的適度調養,就算沒縮小,長大的機會也不高。因此,如果患者一年內肌瘤長大3~5公分以上;或是幾個月內從2公分長到4公分,再長到7、8公分。抑或是經過中醫調理後肌瘤並沒有顯著的減緩增長,就會建議是否要做更精密的檢查以決定是否要開刀。

情況2/停經後肌瘤反而顯著變大:

正常情況下,子宮肌瘤會隨著婦女停經、缺乏雌激素刺激而開始萎縮。因此,如果婦女朋友發現,停經後子宮肌瘤還是有變大的情況,就要考慮可能不是良性的腫瘤,而是子宮惡性肉瘤作祟。尤其是,子宮惡性肉瘤常發生在接近停經,或停經後婦女身上,故年長婦女長出子宮腫瘤要特別注意。

情況3/有明顯的不適症狀:

患者出顯明顯的不適,例如,月經量大、經期太長、貧血、嚴重頻尿等,就代表肌瘤的位置長的不好,要特別注意。像是,子宮肌瘤如向前壓迫到膀胱,則會頻尿或排尿困難;向後壓迫到直腸,則會便秘或排便疼痛。

此外,子宮肌瘤位置生長不當也可能導致子宮收縮不全,使經血量大增,或導致經期拖太長而產生血崩,造成貧血、倦怠感。若在中醫的治療後並沒有顯著的改善,這時也會建議將開刀列為治療的最終選項。

陳子璇子宮滿滿肌瘤急開刀 子宮肌瘤6情況要當心

建議健康婦女應養成每一年進行1次例行腹部/陰道超音波檢查的習慣。至於已確診有子宮肌瘤的女性,更應每半年就進行1次例行性檢查較有保障。

情況4/中醫調理2個月後沒有顯助改善:

由於臨床上,仍有些人的體質對於中藥與針灸的反應是不佳的,這類型的患者大約占門診的2成左右。故如果這類因子宮肌瘤而出現子宮異常子宮出血、慢性骨盆腔疼痛,且併有嚴重的痛經、性交疼痛、急性下腹部疼痛的患者,在中醫調理2個月後以上症狀沒有顯著改善,也會建議要開刀。

情況5/乳癌曾使用泰莫西芬者:

泰莫西芬(tamoxifen)為預防術後乳癌復發的藥物。其主要作用為抑制雌激素,避免乳癌細胞增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副作用可能會增加子宮內膜癌和子宮惡性肉瘤發生率,尤以惡性混合繆勒氏瘤最多,因此建議這類患者除了留意乳癌問題外,也應持續於婦產科進行追蹤。

情況6/超音波檢查出現異常者:

另外要提醒的是,如果民眾發現,進行超音波檢查時,腫瘤質地明顯出現異常,檢查影像看起來形狀怪異。例如,有空洞,腫瘤中間有退行性變化、出血、液化、壞死時,就要留意有惡化可能性(專業婦產科醫師會進一步評估)。

【醫師小叮嚀】:

故綜合上述情況,周宗翰中醫師呼籲,女性朋友千萬別輕忽子宮肌瘤問題。建議健康婦女應養成每一年進行1次例行腹部/陰道超音波檢查的習慣。至於已確診有子宮肌瘤的女性,更應每半年就進行1次例行性檢查較有保障。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4/702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通常攝護腺癌剛診斷的時候,醫師會考慮以外科手術把攝護腺切除這個治療方式,當然在手術之前,我們會先運用核磁共振或骨骼掃描做癌症分期,來判斷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轉移,假如檢查結果顯示沒有擴散轉移的狀況,那手術便是一個可以選擇的根治方法。治療攝護腺癌 引進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我們醫院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春節及寒假期間,家中孩童接觸3C產品機會增多,近距離且長時間用眼情況也更嚴重。國民健康署鼓勵家長在符合防疫規範下,適當增加戶外活動,避免孩子因宅在家長時間看電視、滑手機、玩平板或打電動等,影響視力或導致近視度數暴增。 幼兒遠視度數有如「視力存摺」 護眼防治從小開始 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大年初二,防疫工作仍持續不間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日公布新增5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例本土個案及37例境外移入,其中有2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12例為居家檢疫者;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6例男性、10例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現代人上班看電腦,下班看電視、滑手機,用眼需求大增,小心乾眼症找上門!眼睛乾澀並不代表就是罹患乾眼症,但確實可能是其中一種症狀,三軍總醫院眼科部角膜及屈光專科醫師翁子恆、簡乾証指出,乾眼症是一種眼表多因子的慢性疾病,常見症狀包含乾澀、疲勞、溢淚、眼睛異物感、視力模糊、睫毛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