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常發燒? 當心泌尿道感染

寶寶常發燒? 當心泌尿道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10個月大的女嬰,六天來高燒不退,爸媽以為她感冒了,先帶她到住家附近兒科診所,但發燒卻降不下來,反而精神、活動力和食慾越來越不好,急忙至醫院掛急診。經診斷發現為泌尿道感染,前後共接受兩星期的抗生素療程,終於可以康復返家。

泌尿道感染是兒童常見的細菌感染

收治個案的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小兒腎臟科主任李明達醫師解釋,如果病童反覆發燒,卻沒有合併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感染,也沒有腹瀉、嘔吐等腸胃道症狀,臨床上通常會懷疑可能為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是兒童常見的細菌感染,過去曾有統計發現兩歲前的兒童約有7%曾罹患泌尿道感染,發生率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和腸胃炎。

嬰兒期無相關泌尿症狀易被忽略

如果孩子已能表達尿尿會痛、肚子痛,家長較容易聯想到泌尿道感染的可能進而就醫,但嬰兒期的泌尿道感染往往呈現與泌尿系統無關的症狀,如發燒、哭鬧、食慾不佳或延遲性黃疸,很容易為家長忽略。

泌尿道感染嚴重恐成急性腎盂腎炎

「別以為孩子泌尿道感染只是小事,如果沒有即時治療而進展到急性腎盂腎炎,日後可能引起長期併發症如腎臟結痂使腎功能受損,或高血壓、蛋白尿。」李明達醫師指出,臨床上若懷疑泌尿系統感染,也會以尿液常規檢查、抽血檢查、影像學檢查共同確診,並在尿液細菌培養確認藥物敏感性後盡快投藥治療。

偶發性泌尿道感染首重清潔衛生

泌尿道感染的機率會隨年紀增長,兒童抵抗力變強、泌尿系統發育成熟而漸次降低。如果病童為偶發性感染,大多與衛生習慣不當有關,包括家長要勤換小寶寶的尿布,避免細菌孳生,小男生如果包皮太長或太緊,家長幫孩子洗澡時,要留意清潔,也要教導小女生如廁從前面往後面擦,避免把肛門口的細菌帶到尿道引起感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3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與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合作,共同引進「世界衛生組織發展遲緩兒童親職技巧訓練計畫」,讓在台灣各個角落的家長,在家就能幫助自己的孩子,把握住黃金早療階段,並能省下大把金錢與奔波往返的時間與體力。 智能障礙、自閉症人數逾11萬 根據行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入冬必進補?小心付出慘「痛」代價!每當氣溫驟降,熱呼呼的火鍋、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總是民眾的心頭好,為了暖身補氣,許多人都會一碗接一碗難以自拔,對於有痛風、腎臟疾病的患者來說,攝取高普林的鍋物,病情加重,在痛風發作就得付出「慘痛」代價,輕微的碰觸關節都會使疼痛加劇,甚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紅藜被譽為「超級穀物」!國內最新研究發現,餵食帶有大腸癌前期病變的大鼠台灣紅藜10周後,有效抑制大腸癌前期病變生成,達到預防效果。專家指出,台灣紅藜含有高量膳食纖維、抗氧化物質,60公斤成人每天食用22克,就能達到效果。 動物實驗:食用台灣紅藜預防大腸癌前期病變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88歲的陳爺爺,曾2度中風變成植物人,因長期口腔清潔不良,不僅口內傳出惡臭,牙齦更紅腫發炎,一碰就血流不止。雙和醫院牙科團隊每2個月到宅,進行口腔清潔及治療;如今,陳爺爺的牙齦不再發炎出血,口腔異味也一掃而空。 口腔健康狀況不良 雙和醫院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中心、牙科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