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常發燒? 當心泌尿道感染

寶寶常發燒? 當心泌尿道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10個月大的女嬰,六天來高燒不退,爸媽以為她感冒了,先帶她到住家附近兒科診所,但發燒卻降不下來,反而精神、活動力和食慾越來越不好,急忙至醫院掛急診。經診斷發現為泌尿道感染,前後共接受兩星期的抗生素療程,終於可以康復返家。

泌尿道感染是兒童常見的細菌感染

收治個案的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小兒腎臟科主任李明達醫師解釋,如果病童反覆發燒,卻沒有合併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感染,也沒有腹瀉、嘔吐等腸胃道症狀,臨床上通常會懷疑可能為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是兒童常見的細菌感染,過去曾有統計發現兩歲前的兒童約有7%曾罹患泌尿道感染,發生率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和腸胃炎。

嬰兒期無相關泌尿症狀易被忽略

如果孩子已能表達尿尿會痛、肚子痛,家長較容易聯想到泌尿道感染的可能進而就醫,但嬰兒期的泌尿道感染往往呈現與泌尿系統無關的症狀,如發燒、哭鬧、食慾不佳或延遲性黃疸,很容易為家長忽略。

泌尿道感染嚴重恐成急性腎盂腎炎

「別以為孩子泌尿道感染只是小事,如果沒有即時治療而進展到急性腎盂腎炎,日後可能引起長期併發症如腎臟結痂使腎功能受損,或高血壓、蛋白尿。」李明達醫師指出,臨床上若懷疑泌尿系統感染,也會以尿液常規檢查、抽血檢查、影像學檢查共同確診,並在尿液細菌培養確認藥物敏感性後盡快投藥治療。

偶發性泌尿道感染首重清潔衛生

泌尿道感染的機率會隨年紀增長,兒童抵抗力變強、泌尿系統發育成熟而漸次降低。如果病童為偶發性感染,大多與衛生習慣不當有關,包括家長要勤換小寶寶的尿布,避免細菌孳生,小男生如果包皮太長或太緊,家長幫孩子洗澡時,要留意清潔,也要教導小女生如廁從前面往後面擦,避免把肛門口的細菌帶到尿道引起感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3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現代女性在學業、事業、家業衝突下,選擇了少生、晚生,或者是不婚不育,除了造成了少子化的國安、社會、經濟危機之外,也直接影響了婦女的健康,造成了女性癌症(乳癌、子宮體癌、卵巢癌)及女性文明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症、月經疾病)的飆升。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告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今年92歲的江伯伯,糖尿病史已有16年,6年前曾因心肌梗塞住院,植入一根支架,之後分別在內分泌科及心臟科定期看診,以致偶有重複用藥之虞;直到他接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糖尿病心臟病整合門診,由兩位醫師同時看診,之前重複用同類藥物的情形也獲得改善。透過整合門診 候診人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陳小妹六個月大時出現腹瀉及發燒,媽媽注意到陳小妹的糞便有鮮紅色血絲與黏液,帶她到診所就醫,初步診斷為感染性腸胃炎,使用抗生素治療之後,症狀依舊反覆發作,持續半年未有好轉跡象。1歲3個月時前來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腸胃科門診,發現消化道有嚴重潰瘍情形,經大腸切片檢查確診為克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重型海洋性貧血為公告罕見疾病,依罕病通報資料顯示,至105年底全國累計個案共345人。國民健康署呼籲育齡男女,如家人為海洋性貧血患者或為帶因者,自己應接受海洋性貧血相關檢查,而準媽咪應與產檢醫師討論是否接受產前遺傳診斷檢查及相關遺傳諮詢服務,以保障下一代健康。「海洋性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