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從奶類銜接成人食物 建立均衡飲食打造腸道健康

寶寶從奶類銜接成人食物 建立均衡飲食打造腸道健康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父母養孩子,總怕孩子吃得少,尤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胖嘟嘟,更是煩惱自己的孩子怎麼吃都吃不胖,是不是腸道吸收有問題?然而,期待腸道吸收狀況好,應先從建立均衡飲食習慣開始!


一直以來,孩子的身型總是被長輩拿來評斷父母會不會照顧孩子的依據,對養出瘦巴巴孩子的父母來說,內心其實也是充滿百般無奈,往往只能用「吸收不好」回應長輩的關心。


當食物進入身體後,當中的營養素經過胃的消化處理,進入腸道,由腸道所分泌的酵素分解為小分子的葡萄糖、胺基酸和脂肪酸,再經由腸道黏膜細胞吸收進入血液,最後,藉由血液循環送到全身,提供細胞所需要的能量。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兒童腸胃科主任黃清峯表示,營養是所有生理功能運作的基礎,正確且均衡地透過食物攝取營養,並讓健康的腸道吸收,可維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運作。


特別是近幾年盛行「腦腸軸(gut-brain axis)」一說,他解釋,大腦與腸道雖分屬身體不同部位,但透過免疫、代謝、內分泌與神經系統而有所交流,也就是說,腸道的健康和大腦的功能會互相影響,根據研究,腸躁症、緊張壓力、憂鬱症、自閉症等盛行率極高的身心疾病,都與「腦腸軸」有關。


腸道健康很重要,而維護腸道健康的第1件事就是自多元食物中均衡攝取營養,讓腸道維持正常運作,並處於好菌多、壞菌少的菌叢生態。這對剛滿1歲的幼兒來說,是件艱鉅的任務,畢竟剛從奶類為主食的飲食模式,切換到跟成人的進食模式,很難無縫接軌。黃清峯醫師指出,如果副食品階段有循序漸進吃過多種食物,其實銜接成人飲食並不難,只要注意烹調時,把握將食物剁碎、煮爛或切小丁,讓孩子易於咀嚼吞嚥的原則即可。但有不少孩子在副食品階段的食用狀況不佳,進入1歲後,仍以奶類為主要營養來源,但這樣無法讓孩子攝取足夠的營養素,也會影響咀嚼吞嚥的能力發展。


黃清峯醫師建議,父母在過渡時期可以這樣做:如果1歲以上幼兒,依然1天吃5次奶,每次180 c.c.,早晚2次奶的量不減少,但白天3次的奶量,每次各少15c.c.,並用多吃1口飯代替,以1周的時間訓練每次少15c.c.的奶量,再到下1周時,可以再練習少喝15c.c.,改多吃2口飯代替少掉的30 c.c.,最後逐步減少奶量並累積飯量,只要父母耐心花上數周的時間,總是能讓孩子白天喝3次奶的習慣消失,改以吃正餐搭配點心的飲食模式。


為符合兒童的營養及熱量需求,健康的飲食模式應為1天吃3餐加2次點心,點心在2餐之間供應,且與下一餐相隔2小時,否則容易讓孩子吃過點心後,到正餐時間仍有飽足感而不想吃飯。


編輯:陳盈臻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公布108年10大死因 近3成國人死於癌症

相關推薦

做運動可以讓排毒效果事半功倍,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進行鍛煉,不但能夠加快毒素的排出,體態也會逐漸變得輕盈,讓你擁有曼妙身姿。*慢跑每天抽出半小時的時間用來跑步,跑步過程中盡量保持速度一致,呼吸均勻。慢跑不僅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還能將毒素通過汗液排出體外。另外在跑步的過程中,腦垂體會產生一種...

閱讀詳情 »

☯導讀:專家建議現代人在平時應該多吃一些健康的食品,比如全麥食品。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全麥食品有哪些好處,因此才會忽略了對全麥食品的攝取。那麼,全麥食品有哪些好處呢?❥1.預防乳腺癌:現如今患有乳腺癌的女性越來越多,並且有調查發現,近年來患乳腺癌的年齡越來越年輕化,甚至很多只有二十的女性也患有了乳腺癌...

閱讀詳情 »

不正常的生活習慣,是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形成的原因。為了防止這些疾病的發生,適度的運動,和均衡攝取營養的飲食,是相當重要的。而營養高卡路里低,且能預防癌症的就是「香蕉」。一天吃2根香蕉,就能有效地改善體質;此外,香蕉價廉、易食、攜帶又方便,是維持健康的營養素,真可說是「神奇的水果」。香蕉對減...

閱讀詳情 »

多喝綠茶 除了美膚、抗癌,綠茶的好處真是多多。研究者最新還發現它甚至是個很好的腹部脂肪燃燒劑。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喝相當於4杯綠茶的鍛煉者在12周減掉的腹部脂肪是那些喝普通飲料的鍛煉者的8倍多,研究者就此推斷綠茶中所含的兒茶酚能有效地加快脂肪的代謝。吃得少不如吃得巧 但若你還可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