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肚臍凸出來正常嗎? 5大狀況要治療

寶寶肚臍凸出來正常嗎? 5大狀況要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新生兒常有凸肚臍,網路上都說是正常現象,家長不要大驚小怪;但醫師指出,新生兒的凸肚臍擠壓若有空氣聲,是常見的臍疝氣,雖然多數情況不需要治療,但若嬰兒的臍疝氣過大、用手無法推回、肚臍周圍顏色變黑,以及伴隨啼哭、食欲不佳、嘔吐、精神差等狀況,即應就醫治療。

每3名嬰兒1名有臍疝氣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朱世明表示,新生兒臍疝氣的發生率約為1至3成,平均每3名嬰兒中1名有臍疝氣,在新生兒階段相當常見。發生的原因為肚臍下的筋膜層及腹直肌尚未完全生長密合,當腹腔壓力升高,如哭鬧時,會因腸子推擠使肚臍凸起。

正常可用手推回 3歲前會消失

朱世明主任表示,寶寶肚臍凸出來,壓下去有啵啵聲,是常見的臍疝氣現象,通常不會讓寶寶感到疼痛,且可以用手輕輕推回肚臍,一般臍疝氣直徑小於1.5公分,在3歲前會自行改善而自然消失,家長不用過於擔心。

5大狀況要就醫治療

不過,朱世明主任提醒,臍疝氣也有非常少數的情況需要手術,包括(1)臍疝氣過大;(2)寶寶疼痛不斷啼哭;(3)臍疝氣用手推不回去;(4)肚臍周圍顏色變黑變深;(5)伴隨食欲不佳、嘔吐、精神差,則代表情況有異,應盡速就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5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健保署資料,全台每年約有2萬2千人因嚴重心衰竭住院;如果沒有好好配合治療,三個月內再住院率高達 30 %,5年死亡率逼近50%,比癌症還要高! 心衰竭可怕 「呼吸困難、生不如死」心臟衰竭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呼吸困難」。高醫心臟血管內科鄭凱鴻醫師表示,一般人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50歲陳女士熱愛攝影,假日經常與友人爬山拍攝風景,但最近總發現「鏡頭霧霧的」,一度以為相機故障,經檢查確診為黃斑部水腫,醫師起初注射抗新生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劑,但效果不佳,改用第二代藥物的長效型類固醇治療後,陳女士視力大幅改善,重拾攝影樂趣。長效型類固醇治療 藥效可維持半年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長期低頭滑手機,當心頸椎間盤突出!當人一位44男性病人,是標準的低頭族。最近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更少外出,低頭滑手機的時間倍增,兩週前隱約感覺到上背痛,之後連手臂、手指都疼痛發麻,尤其是頭往後仰時,好像一股電流從手臂傳下,甚至覺得手臂越來越無力,自行服用止痛藥但效果有限,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關懷慢性病病人正確用藥,安南醫院發動簡訊提醒慢性病連續處方簽病人按時領藥,未料適逢新冠肺炎疫情仍炙,病人以為遇上詐騙,有人直接向醫院查證,更有人索性刪除不理,卻也真的忘記回診領藥。顧好控制三高 規律追蹤病情安南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韋廷表示,國人平均每十人只有三人顧好高血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