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胎動異常減少 小心胎死腹中!

寶寶胎動異常減少 小心胎死腹中!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察覺胎動異常就醫  阻止胎死腹中危機

有位28歲的王小姐是新手媽媽,懷孕已滿31週,每日最大的樂趣就是與先生觀察肚子的胎動,期待迎接寶寶的新生。一天晚上休息時,突然察覺肚裡寶寶異常安靜,胎動次數也不如平日頻繁,隔天就醫檢查,才發現胎兒腦部缺氧,需緊急進行剖腹產手術搶救,在接生過程中,發現原來是臍帶過度纏繞,阻礙母體輸送給寶寶的養分與氧氣。醫師表示,若媽咪沒因察覺胎動有異就醫,極有可能造成胎死腹中的遺憾。

關鍵28週孕期  從胎動觀察寶寶健康狀態

台灣母胎醫學會理事長暨長庚醫院婦產部副主任鄭博仁醫師表示,一般懷孕週期從16到24週,媽媽會開始感覺到胎動,直到懷孕32週時為最高峰,並會持續維持到生產分娩前。因此建議孕期滿28週的媽媽,均應養成固定監測記錄胎動的習慣,因為胎動次數「明顯減少」或「突然改變」,很有可能是胎兒健康產生異常的重要警訊。且依據統計資料顯示,在胎死腹中的個案裡,有55%的孕婦曾有胎動減少的經歷。

胎動型態多變  媽咪「自我感覺」最重要

鄭博仁醫師指出,目前胎動的正常次數並沒有一定標準。臨床觀察,胎動普遍會隨晝夜週期、胎兒睡眠規律性、孕婦姿勢、環境等變化,最長胎動間隔時間平均為50至75分鐘。而隨著媽咪個人體質、生活作息不同,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胎動型態,故媽媽應熟悉且熟記每天的正常胎動,才能在有異狀時警覺求診治療。鄭醫師強調,目前預防胎死腹中僅能靠孕婦己身的警覺性,如媽媽懷疑胎動有減少或停止現象,需立即尋求醫師專業意見,切勿抱持再觀察的心態而延誤就醫治療。

監測胎動、接種疫苗  用心守護寶寶健康

鄭醫師提醒,孕期滿28週的媽媽需養成每日測量胎動的好習慣,此外也可參閱由亞太母胎醫學基金會發行的「28孕週,關鍵時刻」衛教手冊,透過填寫胎動紀錄表格,更加了解頻率型態,產檢時也可作為醫師參考數據。此外,因新生兒通常在出生兩個月後,才會陸續接種疫苗,在此之前,則是寶寶最脆弱,病毒容易入侵的免疫空窗期;建議媽媽可於孕期28至36週時,接種減量三合一百日咳疫苗(Tdap),預先透過臍帶提供胎兒保護抗體,進一步守護寶寶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1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為提昇藥品行銷暨管理績效,促進藥品行銷暨管理之健全發展,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TPMMA)針對藥品行銷人員進行醫藥行銷師(MR)認證,以及提昇藥品行銷暨管理技術、培訓及獎助藥品行銷暨管理人才、建立藥品行銷暨管理人才庫;為鼓勵藥業公司經營者積極培養藥品行銷暨管理人才,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開放型脊柱裂是產前篩檢的重點項目,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多位醫師,日前於台兒診所組成跨院工作小組,希望能啟動國內開放型脊柱裂胎兒治療的工作。開放型脊柱裂患者可能會有行動、解尿、排便、甚至智能上的障礙,過去因為沒有產前治療的可能,因此多數家長會選擇終止妊娠。但是根據最新的臨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氣喘患者 症狀普遍控制不良根據資料顯示,全台氣喘患者,控制良好者平均不到一成。有鑒於此,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特別舉辦「呼吸道之友會衛教活動」,邀請氣喘病友與家屬一同參與,透過醫師簡報說明與闖關體驗活動,深刻傳遞衛教知識。主辦人內科部部長暨呼吸治療科主任陶啟偉醫師...

閱讀詳情 »

炎炎夏日,除了冷氣房外,最佳的消暑去處,非游泳池莫屬!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民眾戲水不光要注意自身安全,更要留意個人衛生;尤其是足部的清潔,才不會一不小心遭受病毒感染而不自知,使惱人的病毒疣找上門。另外,其也特別教導大家如何簡易分辨,腳部異狀是因雞眼,還是病毒疣所引起。 雞眼VS病毒疣傻傻分不清?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