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頭部畸型,竟是「船型頭」〜3D輔助精準重建

傳統觀念,都認為寶寶出生頭型漂亮,長大會聰明、討人喜愛,於是都會儘量讓寶寶睡出漂亮頭型。但是,對於有一些先天頭部畸形罹患「顱縫早閉症」的寶寶,則是明顯前額呈三角形,或是船型頭等,現在已經有改善方法,透過3D電腦模擬,可以精準重建兒童頭部畸形。

寶寶頭部畸型,竟是「船型頭」〜3D輔助精準重建

3D電腦模擬,可以精準重建兒童頭部畸形。(圖片僅為示意,非實際當事人)

1名罹患顱縫早閉症的3歲羅小弟,從出生後就頭形怪怪的,額頭及頭頂很凸,兩側較扁,前後徑很長,所以媽媽讓羅小弟留長長的頭髮來修飾頭形。直到羅小弟去年因某次感冒被帶到診所就診,才有醫師發現他頭型異常,建議到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整形外科就診。經由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羅小弟罹患的是「矢狀顱縫早閉症」。

「顱縫早閉症」亞洲人的發生率約為3/10000

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盧亭辰醫師表示,人類頭骨上的顱縫分為:前額顱縫、冠狀顱縫、矢狀顱縫及人字顱縫。其中前額顱縫大約在出生後7至8個月癒合,其他顱縫都要到成年之後才會癒合,提前癒合就稱之為「顱縫早閉症」。亞洲人的發生率約為3/10000,大約1年有40-50人,較西方人罕見。

依據不同的顱縫早閉,會有不同的頭型,例如:前額顱縫早閉會造成前額三角的頭型,單側冠狀顱縫早閉會造成大小眼、鼻樑歪斜,矢狀顱縫早閉會造成前後徑很長的船型頭。

寶寶頭部畸型,竟是「船型頭」〜3D輔助精準重建

(圖片提供/林口長庚醫院)

顱縫早閉可能造成腦壓上升 影響兒童智力及發展

盧亭辰醫師指出,羅小弟罹患的是「矢狀顱縫早閉症」,這類型的顱縫早閉佔所有顱縫早閉症的50%,多發生在男寶寶上,跟遺傳無關。雖然羅小弟除了頭形異常之外沒有其他問題,但是顱縫早閉會限制腦的發展空間,可能造成腦壓上升,進而影響兒童智力及發展。因此顱縫早閉症的治療目的,就在於擴增腦容量,避免因顱縫早期癒合造成寶寶腦發展的限制,同時也在矯正異常的頭形,避免將來因頭部畸形而影響美觀。

林口長庚醫院引進3D電腦模擬技術並積極應用,精準重建兒童頭部畸形。手術前,由神經外科「擴增實境研究室」的工程師先在電腦上進行模擬手術,然後利用3D列印把手術導板印製出來。手術中,手術導板可用來指引切骨以及組裝頭骨,神經外科醫師負責切骨,整形外科醫師負責組裝頭骨。手術時間約4至5小時完成,比傳統手術縮短一半以上的時間,而且大幅減少術中失血情形。術後住院約1週即可出院。

顱縫早閉症的手術黃金時間 建議在於1歲左右

顱縫早閉症的手術黃金時間通常在3歲以前,因為腦容量在3歲時已發展約成人的9成,年紀越大手術會越困難,失血越多,併發症也越多,成效也較差。目前世界上大型醫學中心普遍建議最佳手術時間在於1歲左右,因此早期發現、選擇最適合的手術方式,仍然是治療此類病童的重要原則。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614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主辦,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執行的第4屆「台灣國際醫療展覽會」,今(19)日至22日在台北世貿1館與「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台灣國際中草藥暨機能性食品展」及「台灣國際親子產業展」聯合展出,此次參展醫療產品多與科技結合,並以居家消費型產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腸病毒已進入流行高峰期!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教育局共同至台北市立育航幼兒園,以輕鬆愉快的洗手歌帶動唱,教導小朋友正確洗手5步驟「溼、搓、沖、捧、擦」,並由郝龍斌市長與小朋友一同宣導洗手5時機「看病後」、「接觸幼兒前」、「如廁後」、「擤鼻涕後」、及「吃東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日前健保署宣布,7月起,將擴大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引起醫界不滿,認為「同病同酬,包裹給付」如同變相壓榨;對此,該署澄清,DRGs並非不分疾病輕重、不分治療方式,單一價格給付醫院,而是會依疾病嚴重度不同,給予不同加成,絕非同一疾病都採均一價支付。健保署自99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你是個餐餐都得吃肉的肉食族嗎?小心!嗜肉如癡,容易罹患高血脂!日前就有一名小學五年級的陳小弟,因為偏愛吃肉、卻不愛吃青菜,年僅10歲膽固醇數值就超標,甚至還有高血脂,讓媽媽嚇了好大一跳!陳媽媽是標準的上班族,營養科系出身的她,對於家人飲食營養相當關注,然而,由於夫家的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