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頭部畸型,竟是「船型頭」〜3D輔助精準重建

傳統觀念,都認為寶寶出生頭型漂亮,長大會聰明、討人喜愛,於是都會儘量讓寶寶睡出漂亮頭型。但是,對於有一些先天頭部畸形罹患「顱縫早閉症」的寶寶,則是明顯前額呈三角形,或是船型頭等,現在已經有改善方法,透過3D電腦模擬,可以精準重建兒童頭部畸形。

寶寶頭部畸型,竟是「船型頭」〜3D輔助精準重建

3D電腦模擬,可以精準重建兒童頭部畸形。(圖片僅為示意,非實際當事人)

1名罹患顱縫早閉症的3歲羅小弟,從出生後就頭形怪怪的,額頭及頭頂很凸,兩側較扁,前後徑很長,所以媽媽讓羅小弟留長長的頭髮來修飾頭形。直到羅小弟去年因某次感冒被帶到診所就診,才有醫師發現他頭型異常,建議到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整形外科就診。經由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羅小弟罹患的是「矢狀顱縫早閉症」。

「顱縫早閉症」亞洲人的發生率約為3/10000

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盧亭辰醫師表示,人類頭骨上的顱縫分為:前額顱縫、冠狀顱縫、矢狀顱縫及人字顱縫。其中前額顱縫大約在出生後7至8個月癒合,其他顱縫都要到成年之後才會癒合,提前癒合就稱之為「顱縫早閉症」。亞洲人的發生率約為3/10000,大約1年有40-50人,較西方人罕見。

依據不同的顱縫早閉,會有不同的頭型,例如:前額顱縫早閉會造成前額三角的頭型,單側冠狀顱縫早閉會造成大小眼、鼻樑歪斜,矢狀顱縫早閉會造成前後徑很長的船型頭。

寶寶頭部畸型,竟是「船型頭」〜3D輔助精準重建

(圖片提供/林口長庚醫院)

顱縫早閉可能造成腦壓上升 影響兒童智力及發展

盧亭辰醫師指出,羅小弟罹患的是「矢狀顱縫早閉症」,這類型的顱縫早閉佔所有顱縫早閉症的50%,多發生在男寶寶上,跟遺傳無關。雖然羅小弟除了頭形異常之外沒有其他問題,但是顱縫早閉會限制腦的發展空間,可能造成腦壓上升,進而影響兒童智力及發展。因此顱縫早閉症的治療目的,就在於擴增腦容量,避免因顱縫早期癒合造成寶寶腦發展的限制,同時也在矯正異常的頭形,避免將來因頭部畸形而影響美觀。

林口長庚醫院引進3D電腦模擬技術並積極應用,精準重建兒童頭部畸形。手術前,由神經外科「擴增實境研究室」的工程師先在電腦上進行模擬手術,然後利用3D列印把手術導板印製出來。手術中,手術導板可用來指引切骨以及組裝頭骨,神經外科醫師負責切骨,整形外科醫師負責組裝頭骨。手術時間約4至5小時完成,比傳統手術縮短一半以上的時間,而且大幅減少術中失血情形。術後住院約1週即可出院。

顱縫早閉症的手術黃金時間 建議在於1歲左右

顱縫早閉症的手術黃金時間通常在3歲以前,因為腦容量在3歲時已發展約成人的9成,年紀越大手術會越困難,失血越多,併發症也越多,成效也較差。目前世界上大型醫學中心普遍建議最佳手術時間在於1歲左右,因此早期發現、選擇最適合的手術方式,仍然是治療此類病童的重要原則。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614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人體在黑夜時會分泌一種荷爾蒙,稱為褪黑激素,以提醒大腦睡覺時間到了。不過日前有地方首長就拿褪黑激素當比喻,強調要用來調整時差,甚至擊退抹黑,但其實能不能調整時差,目前仍未被證實;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醫師粟寧表示,褪黑激素的確對睡眠有影響,尤其白天光線或手機藍光都會抑制褪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現年36歲的曹女士,為一般上班族,過去無特殊疾病史,但自近半年前,開始出現雙側腳趾反覆紅腫如香腸一般的狀況,有時只有一根腳趾疼痛,有時卻會好幾根腳趾一起發作,嚴重情況甚至影響行走。經多次檢查與治療,狀況並無好轉,發作頻率越來越頻繁,最後轉介至風濕科門診,進一步檢查發現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福部資料顯示,若將心血管相關疾病如心肌梗塞、腦溢血、高血壓、糖尿病等死亡人數加總起來,平均每10分鐘44秒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其實已經超過長年位居國人第一大死因的癌症。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劉俞旻表示,以心肌梗塞為例,近年年輕的患者,幾乎都有高血脂問題;根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人對牙齒保健的重視,相對於歐美國家依舊落後。據統計,台灣兒童齲齒遠超出世界平均的1.67顆,衛福部也曾公布我國兒童齲齒指數高達2.5顆,三歲兒齲齒率高達61%、六歲童高達79%,齲齒程度令人堪憂。尤其在兒童牙齒矯正問題上更容易被忽視,許多家長總認為等孩子長大後,再進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