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對抗結核病 65歲以上老人加強預防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日,衛生署疾管局與演藝工會資深藝人今天齊聚一堂,共同宣導「抗核」。2012年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長者佔新增個案的50%以上,且死亡率較高,主因是免疫力不足引發病。疾管局呼籲,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菸癮者,需特別預防結核病發生!

疾管局結核病統計資料顯示,自2005年執行「都治計畫」後,結核病發生率穩定下降,至2012年新個案數約1萬2300人(每十萬人口53人),相較於2005年,發生率降幅約27%。但分析近幾年資料顯示,65歲以上長者約佔新發個案50%以上,死亡率也比其他族群高,其死亡原因以罹患慢性病及癌症者居多。

國際抗癆及肺部癌症聯盟肺健康部主任江振源醫師解釋,感染肺結核不一定會發病,但結核桿菌可能一輩子潛伏於體內,即便發過病也不會終身免疫。台灣在50-60年前約有80%人口感染結核桿菌,這些人在年輕時因免疫力好沒有發病,到了65歲以後免疫功能減弱,原本潛伏的病菌就可能引致發病。

另外,糖尿病患、菸癮者以及長期喝酒者,因為免疫功能較低,若感染結核桿菌也較容易發病。疾管局局長張峰義表示,以前的年代人人聞「核」色變,但現在透過藥物,結核病就可得到很好的控制。

江振源說,一般發病者服藥2周後就不會有傳染力,無抗藥性患者接受6個月服藥療程可痊癒;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人則需接受18個月的療程。

江振源強調,結核病不會終身免疫,且感染後潛伏期可能長達一生,目前卡介苗也僅是保護小孩不得到嚴重結核病(如腦膜炎),對結核病的預防有限,因此,增加免疫力是自我預防的最基本方法,如糖尿病患控糖穩定、戒煙。此外,若出現久咳症狀,先以「7分篩檢法」自我檢測,「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防治結核病擴大感染的關鍵!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617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身體想說的話 高血壓 解開反抗的執著     高血壓的情緒創傷,往往象徵一個人執著於某件事不肯低頭,尤其是對同性父母的反抗。   高血壓,幾乎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從西醫的觀點來看,高血壓的成因,是因為心臟輸送血液到身體末梢的時候遇上了很多阻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到底多久算早洩?這是許多男性在意的。根據國內調查發現,約2至3成的男性有早洩的困擾,且8成都是45歲以下的青壯年族群。醫師指出,男性有沒有早洩問題,可依雙方需求定義,不過,一般而言,性行為3分鐘內射精,可能需要就醫。根據統計,早洩盛行率為30%,也就是每3名男性就有1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患者會在醫師要求下,將藥量減半,但多數患者都無法正確將藥品剝半,尤其若請藥師ㄧ次性處理,也可能會因預先剝半,容易碎成小片,不但藥量無法掌控,也容易變質;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張展維指出,其實只要懂得掌握幾個技巧,就能輕鬆自己將藥品剝半服用。像是多數的口服藥錠中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47歲的林女士,每次月經來都出現嚴重經痛,連吃止痛藥都無效,近2年來經血量暴增,一天需要換十片加長型衛生棉,最後因為反覆腹痛才就醫。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主任朱堂元表示,林女士子宮長了肌腺瘤,才造成嚴重經痛,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進行「子宮次全切除術」,切除子宮和腫瘤之餘,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