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專為銀髮族量身打造 「高齡整合照護科」開診囉!

專為銀髮族量身打造 「高齡整合照護科」開診囉!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全球高齡化趨勢下,老年人疾病逐漸受到重視,特別是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許多銀髮族常罹患多重慢性病症。高齡整合照護科除了可一站式評估高齡長者腦中風預防藥物使用、抗凝血劑的選擇以及劑量是否正確以外,同時能夠進行骨折風險評估以及骨質疏鬆早期介入的治療。

老年人的藥物選擇 治療需量身訂定

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整合照護科主治醫師許晉譯表示,臨床上,腦中風及骨質疏鬆性骨折,是造成高齡長者快速失能的兩大原因。花蓮慈院團隊透過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心房顫動病人預防腦中風服用的抗凝血劑藥物中,與傳統口服抗凝血劑相比,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能降低病人骨折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這除了提醒醫師在腦中風預防的藥物選擇上,新型抗凝血劑有較多的優點外,並注意高齡長者在骨折預防以及骨質疏鬆介入的重要性。

骨質疏鬆檢查易 老人骨折須防範

許晉譯醫師指出,目前骨質疏鬆的檢查十分簡單,也有好的藥物可以透過保持骨頭密度,來減少骨折發生的機會。病人不必因為擔心抗凝血劑似乎和骨折以及骨質疏鬆有關聯性,就不去使用抗凝血劑來預防腦中風。況且還有許多罹患腦中風長輩中,因為腦中風造成半側無力而跌倒,跌倒後才被發現有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問題。因此病人要如何預防腦中風還要兼顧保骨,就要交給專科醫師來照顧。

許晉譯醫師說,跌倒是造成老人骨折的常見原因,只是意外常常無法預測;要預防跌倒引起的失能,最好的方式還是經由檢查早期辨識骨質疏鬆、適時補充維他命D以及鈣質、正確使用骨鬆藥物治療,才能降低骨折憾事。

慢性疾病纏上身 銀髮族群需關照

銀髮族易罹患多種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心房顫動、腎臟病、糖尿病、失智症等常見疾病,因此用藥的選擇需要更周全的評估,高齡整合照護門診除了可提供一站式評估高齡長者的疾病量身訂定藥物,包括腦中風預防藥物使用、抗凝血劑的選擇以及劑量是否正確以外,同時能夠進行骨折風險評估以及骨質疏鬆早期介入的治療。

【延伸閱讀】

肝指數升高是新冠肺炎重症信號 養肝專家教你防患未然

騎車通勤抗「疫」 戴口罩卻眼前霧茫茫

中風後訓練大腦要趁早 肉毒桿菌素舒緩復健手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2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目前肝癌治療的趨勢,比起原本僅使用標靶藥物只能延長存活期12個月,如今再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可延長患者存活期逾23個月,且合併療法對腫瘤反應率近3成、疾病控制率73.6%,若能持續治療超過半年,疾病控制率可達近9成;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日媒體報導,民眾為防疫所需,從國外購買血氧機產品,因未申請核准,入關時被海關扣留。食品藥物管理署為防疫便民,自110年6月28日至110年12月31日止,民眾輸入或攜帶「醫療用血氧機」供防疫自用,每人以一台為限,無須向食藥署提出專案輸入申請,得由海關逕予放行。國外購買...

閱讀詳情 »

2021.07.09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7月9日為止,已經有730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症再度蟬聯十大死因第一位,已連續39年居十大死因首位。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109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61人,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男女合計)順位依序為:(1)肺癌、(2)肝癌、(3)大腸癌、(4)女性乳癌、(5)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