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對“養生”的思辨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梅香四溢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間為什麼過得這麼快?恍惚間,便是而立之年,回想這30年的時光,20歲前時間似乎走的慢一些,總覺得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荒廢,而20歲到30歲的這10年,時間似乎加了助力器,一晃便是一年。這種感覺源自一個人內心隱隱的焦慮和恐懼,因為這伴隨著衰老和死亡的模樣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真實。衰老意味著身體機能耗損和破壞帶來的疾病和痛苦;死亡意味著告別這個喧鬧繁華的世界,放下所有的愛戀與執著。

隨著年齡的增長,世界光鮮繁華背後的另一面的陰影,越來越多地走進視野,曾經看不見的現在慢慢看見了,曾經看不清的現在慢慢看清了,曾經憤憤不平的現在慢慢心平氣和了……如果天空沒有太陽,我們就指望月亮,如果月亮隱沒了,我們還可以指望繁星,當只有漆黑的夜晚時,我們每一個人必須學會自己面對和克服恐懼,走完最後一段讓人毛骨悚然的路。

因此,自以為人到中年“養生”必須提前提上日程,不僅僅一直貪戀美食、娛樂甚至旅遊,當然也要避免透支性的工作模式。無知者,無畏,但後果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像小孩一樣只知道渴望甜美,是危險而不明智的,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是明智之舉。成熟的標誌一定是節制和克制。

對“養生”的思辨

但換個角度來說,“養生”並不是什麼好主意。死亡,是肉體的自然新陳代謝,是世界運行的規律。逃避,並沒有什麼用。如何讓時間真正有節奏地富有生命力的舞動起來?如何讓時間的品質開出有意義和有價值的花朵來?孟夫子說便是: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佛家智慧就叫:善護念,要時時勤拂掃,不使惹塵埃。老子言要:見小,守柔,自知,韜光。認真做自己,成就生命該有的樣子!

莫貪口腹之欲,欲多難止增無知;莫溺男女私情,因愛成憎多偏執。先賢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此言誠不誣也。極高明而道中庸,可謂長久。

感知到自己離死亡已經不遠了,這並不可怕!可怕的不是面對病痛或者死亡,可怕的是因為當下的碌碌無為而焦慮,年齡越大感受越清晰吧?這一切不過是因為我們已經長大,有了更大的責任和對自我的要求。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適時地保持清醒,做出明智而周全的判斷,為長遠之計。畢竟,人生的一半是春夏,還有一半是秋冬。春夏主生,秋冬主殺!

圖片來源:https://sj.enterdesk.com/bizhi/37879.html

相關推薦

    保持體內水分充足。這樣可以滋潤乾燥受刺激的喉嚨,讓自己好受一點。另外,體內水分充足,還有助於幫助身體快速痊癒,徹底擺脫咳嗽。每隔一個小時喝一杯水,咳得比較厲害的時候也補充一點水。你也可以通過喝茶,果汁,牛奶等來潤滑喉嚨,緩解咳嗽。 使用空氣加濕器。乾燥的空氣會加劇乾咳的程...

閱讀詳情 »

腸胃病科首席醫療顧問表示,大腸癌是我國第二癌症殺手,而華人則是患上大腸癌的最大群體。大腸癌的早期有四大癥狀1、腹脹、腹痛。原因是由於腸道功能紊亂,或者腸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為隱痛或脹痛,還有漸漸加重的趨勢。2、便血,因病變距肛門較近,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只在出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